17 頁
觀經四帖疏
觀經疏標宗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玄義分─
觀經疏指歸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定善義─
觀經疏結論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散善義─
19 頁
觀經玄義分 卷第一
沙門 善導 集記
歸三寶偈
化益眾機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横斷四流
入彌陀界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率眾歸三寶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法性真如海,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眷屬等無量,莊嚴及變化,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智行圓未圓,正使盡未盡,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證智未證智,妙覺及等覺,正受金剛心。
相應一念後,果德涅槃者,我等咸歸命,三佛菩提尊。
願佛攝受
無礙神通力,冥加願攝受,我等咸歸命,三乘等賢聖。
學佛大悲心
學佛大悲心,長時無退者,請願遙加備,念念見諸佛。
機法深信
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跡。
二尊二教
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定散等迴向,速證無生身。
造偈之意
頓教一乘
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說偈歸三寶,與佛心相應。
依教開宗
十方恆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淨宗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20 頁
七門料簡
此《觀經》一部之內、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文釋義。
一 序題門
第一、先標序題。
二 釋名門
第二、次釋其名。
三 宗旨門
第三、依文釋義、並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
四 說人門
第四、正顯說人差別。
五 定散門
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
六 和會門
第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
七 得益門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
21 頁
一 序題門
第一,先標序題者:
(一)總起化緣
心體具德
竊以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真如之體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元來不動。無塵法界,凡聖齊圓;
垢障不顯
兩垢如如,則普該於含識。恆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
(二)觀經化前
釋尊出世
化益眾機
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則朗重昏於永夜。三檀等備,四攝齊收。開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不謂群迷性隔,樂欲不同。雖無一實之機,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雲於三界,注法雨於大悲。莫不等洽塵勞,普沾未聞之益。
依心起行
菩提種子,藉此以抽心;正覺之芽,念念因茲增長。依心起於勝行,
利根解脫
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鈍根難悟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三)觀經興起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四)觀經教判
要弘二門
判之文
二尊二教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五)觀經勝益要門釋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弘願釋
乘願為緣
凡夫得生
皆乘願力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六)結勸專修
絕歎佛意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二尊一致
二尊遣喚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捨身即證
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此即略標序題竟。
23 頁
二、釋名門
第二,次釋名者:
經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
(一)佛
三覺
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
自覺
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故。
覺他
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
覺行窮滿
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
(二)說
言「說」者,口音陳唱,故名為說。
口音說
六根說
相好說
又,如來對機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應念隨緣,皆蒙證益也。
(三)無量壽
1.所念之名
(1)六字正音
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
(2)名義一體
梵漢相對
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
(3)人法並彰
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
2.所觀之境
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
(1)依報
就依報中,即有其三:
總列三嚴
地下莊嚴
一者地下莊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
地上莊嚴
二者地上莊嚴,即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
虛空莊嚴
三者虛空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
無漏勝相
如前雖有三種差別,皆是彌陀淨國無漏真實之勝相,此即總結成依報莊嚴也。
別就觀門
又,言依報者,從「日觀」下至「華座觀」以來,總明依報。
就此依報中,即有通有別:
別依
別屬彌陀
通依
通屬法界
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唯屬彌陀佛也;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
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
假依
假寄此界
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
真依
真境無漏
言「真依」者,即從「琉璃地」下至「寶樓觀」以來,是其「真依」,由是彼國真實無漏可見境相故。
(2)正報
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
總列主眾
主莊嚴
一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
聖眾莊嚴
法界同生
二者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別就觀門
別正
又,就此正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也。
假正
即此別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報」者,即「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
假正之由
此由眾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真容,無由顯現;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證境:故言假正報也。
真正
言「真正報」者,即「第九真身觀」是也。
從假入真
此由前假正,漸以息於亂想,心眼得開,粗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真實之境相也。
通正
言「通正報」者,即「觀音、勢至等以下」是也。
通別真假
向來所言「通、別、真、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
(四)觀信手持輝
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五)經經緯喻
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
藉教乘願
經能招益
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
(六)一卷
一經兩會
言「一卷」者,此《觀經》一部,雖言兩會正說,總成斯一,故名一卷。
故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此即釋其名義竟。
28 頁
三、宗旨門
三、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一經兩宗
願生為體
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教之大小
言教之大小者:
觀經教攝問答
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
菩薩頓教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29 頁
四、說人門
辨說人差別者:
五種說人
觀經佛說
凡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天仙說,四者鬼神說,五者變化說。今此《觀經》,是佛自說。
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
答曰:佛在王宮,為韋提等說。
30 頁
五、定散門
(一)條錄義門
三重六義
五、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
能請所請
一、明能請者,即是韋提;
二、明所請者,即是世尊;
能說所說
三、明能說者,即是如來;
四、明所說,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觀門;
能為所為
五、明能為,即是如來;
六、明所為,即韋提等是也。
(二)問答料簡
1.定散致請問答
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
定善因請
散善自開
答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2.定散機受問答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
答曰:解有二義:
(1)答機受
四不受化
朽林頑石喻
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
念佛機受
定散教
乘佛願力
莫不皆往
除斯以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機得受義竟。
(2)答出文
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別。
通別五文通
言「通」者,即有三義不同,何者?
通請所求
一、從「韋提白佛,唯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者,即是韋提標心,自為通請所求;
通請去行
二、從「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者,即是韋提自為通請去行;
酬前通請
三、從「世尊光臺現國」,即是酬前通請「為我廣說」之言。
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
別
言「別」者,則有二義:
別選所求
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為別選所求;
請修別行
二、從「唯願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自為請修別行。
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竟。
3.定散名義問答
從此以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
問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
十三定善
福品散善
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以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
4.定善差別問答
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
(1)定善出文
答曰:出何文者,《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
(2)定善差別
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
思惟
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
正受
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
(三)對破異解
1.舉異解
諸師定散義
又,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觀以為定善。
2.正對破
思惟定善證文
唯請定善證文
散善自開證文
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者?如《華嚴經》(晉譯卷一一意)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自開,次下散善緣中說云「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以下,即是其文。
34 頁
六、和會門
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
就此門中,即有其六:
舉諸師解
一、先就諸法師解九品之義;
以理論破
二、即以道理來破之;
九品對破
三、重舉九品,返對破之;
出文顯證
四、出文來證,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會通別時
五、會通別時之意;
會通二乘
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義。
35 頁
(一)舉諸師解
初、言諸師解者:
諸師九品義
1.解上輩
大乘聖人
先舉上輩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
2.解中輩
小乘聖人
次舉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中中者是內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
3.解下輩大乘始學
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36 頁
(二)以理論破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
1.理破上二
(1)舉他判位
(2)引經證德
(3)據理責破
聖不藉凡
(4)總結證破
上言初地至七地以來菩薩者,如《華嚴經》說「初地以上、七地以來,即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遍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說,豈非錯也?答上二竟。
2.理破上下
鵝鴨在水喻
真善知識
守護不退
聖不藉凡
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初地以來者,未必然也。如《經》(智度論卷三八意)說「此等菩薩,名為不退,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智度論卷二一意)說「此位中菩薩,由得二種真善知識守護,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三業外加,於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論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既有斯勝德,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責上輩竟。
3.理破中三
聖不藉凡
大悲於苦者
溺水喻
岸上喻
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
38 頁
(三)舉文對破
(九品對破)
第三,重舉九品,返對破者:
1.對破上上
(1)舉他判位
(2)出文返難
唯能持戒
唯能誦經
唯能念佛
(3)示自正解
大乘上凡
(4)破他錯判
諸師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意)云「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然四地七地以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對上上竟。
2.對破上中
大乘次凡
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初地、四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觀經意)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以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晉譯卷二三意)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竟。
3.對破上下
大乘下凡
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返對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
無數化佛
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
千化佛
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五百化佛
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
來迎差別之由
直是業有強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4.對破中上
小戒凡夫
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意)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小聖也?
5.對破中中
無善凡夫
乘願往生
為凡之經
中中者:諸師云「見道以前內凡」者,何故《觀經》(意)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迴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6.對破中下
世福凡夫
不為出離
中下者:諸師云「小乘內凡以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何故《觀經》(意)云「若有眾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勸迴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
7.對破下上
無善唯惡
(1)舉文對
諸惡悉造
(2)顯義破
遇善不遇
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如下上文(意)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也。
8.對破下中
破戒偷僧
皆佛願力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意)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9 對破下下
五逆十惡
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意)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九品皆凡
遇緣差別
遇大凡
遇小凡夫
遇惡凡夫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10.總結立破義
善惡九品
乘願悉生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44 頁
(四)出文顯證
第四,出文顯證者:
定為凡夫
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者,未審直以人情準義,為當亦有聖教來證?
取佛為證
十句證文
答曰:眾生垢重,智慧淺近;聖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一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此證中,即有其十句。何者?
散善顯行文
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證也。
2.煩惱賊害
定善示觀文
二、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者,是其二證也。
3.未來眾生
定善示觀文
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
4.濁惡苦逼
定善示觀文
四、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
5.自非生盲
日觀文
五、如日觀初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念」以下,乃至「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以來者,是其五證也。
6.欲脫苦者
地觀文
六、如地觀中說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
7.未來眾生
華座觀文
七、如華座觀中說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云何得見」者,是其七證也。
8.汝及眾生
華座觀文
八、次下答請中說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也。
9 一切眾生
像觀文
九、如像觀中說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是其九證也。
10.為諸眾生
九品段文意
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說言「為諸眾生」者,是其十證也。
為凡不干聖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
46 頁
(五)會通別時
第五,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
1.先明成佛別時
攝大乘論
(1)明成佛別時
一、《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云:如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
(2)立念佛是行
華嚴經
雖言未證,萬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晉譯卷四六意)說,功德雲比丘語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一行也?
(3)明念佛不退
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故名不墮。
(4)會法華成佛
問曰:若爾者,《法華經》(卷一)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亦應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別?
論欲成佛
經簡外道
答曰:《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為簡異九十五種外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
2.正會往生別時
攝大乘論
(1)破他解
舉他錯引
二、《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中說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亦復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道佛直為當來凡夫,欲令捨惡稱佛,誑言道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
引教證破
阿彌陀經
念佛即生
護念稱名
何故《阿彌陀經》(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恆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
責嘆時眾
凡小之論
今既有斯聖教以為明證,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諸佛誠言反將妄語。苦哉奈劇,能出如此不忍之言!
勸誡同學
雖然,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
(2)立自義
會攝論義
總明須具願行
唯願無行
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
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
別明不論行由
問曰:何故不論?
無行之相
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
問曰:願行之義,有何差別?
別明願行相扶
論義是實
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
別明唯願之相
問曰:願意云何,乃言不生?
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道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
通觀經義
稱佛具願行
六字釋
必得往生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3.結顯往生易得
(1)就論義顯
成佛難
往生易
又來,《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中「稱多寶佛,為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剋;依報易求,所以一願之心未入。
(2)設譬喻顯
邊方投化喻
雖然,譬如邊方,投化即易,為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化眾生,豈非易也。
(3)結歸願力
淨土易往之由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斯乃不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51 頁
(六)會通二乘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
1.佛土報化問答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是報非化
(1)大乘同性經
報佛報土
(2)無量壽經
一一願言
本願取意文
因願酬報
(3)觀經
報身兼化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卷下意)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報應異名
三身報體
八相化用
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辨立三身。除斯以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2.報身入滅問答
觀音授記經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
仰推佛境
引經證明
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窺,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
大品般若經
化人作化喻
一切法如化
生滅法如化
不生滅非化
涅槃非化
涅槃如化
隨機異說
如化非化
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卷二九)中說云:「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實事不空者否?』須菩提言:『否也,世尊。』佛告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並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否?』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緣法變化。以是因緣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否?』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耶。』」
入滅無妨
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
3.凡夫入報問答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託佛願力
五乘齊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4.二乘種不生問答
淨土論
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
觀經
答曰:子但誦其文,不窺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悟。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卻汝疑情。何者?即《觀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以後,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
種心差別問答
問曰:種之與心,有何差別?
(1)不定之始
唯生大乘
種即是心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又,當華開時,觀音先為說小乘者,聞小生信,即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爾,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
上來解「二乘種不生」義竟。
女人及根缺
「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
(2)小果之終
不退二乘
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
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就小果之終也,應知。
57 頁
七、得益門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者:
韋提得忍問答
問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文?
一定得時
華座觀得忍
住立空中
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意)云:「佛告韋提:『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喜讚歎,即得無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說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臺中見國時得也。
二通違文
問曰:上文中說言「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此之一義,云何通釋?
十三觀名異方便
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尊酬前別請,舉勸利益方便之由序。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說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觀以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眾生於此觀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舉勸勵修,欲令積學之者無遺,聖力冥加現益故也。
58 頁
結語
證曰:掌握機系,十有三結,條條順理,以應玄門。訖此義周,三呈前證者矣。
上來雖有七段不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論相違妨難,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滯,應知。
觀經玄義分 卷第一
59 頁
觀經序分義 卷第二(原疏離經別行今將經疏合刊)
沙門 善導 集記
五門明義
一經五分
從此以下,就文料簡,略作「五門明義」:
序 分
一、從「如是我聞」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以來,明其「序分」。
正宗分
二、從日觀初句「佛告韋提,汝及眾生」下至「下品下生」以來,明「正宗分」。
得益分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以來,正明「得益分」。
流通分
四、從「阿難白佛」下至「韋提等歡喜」以來,明「流通分」。
王宮會四分
此之四義,佛在王宮一會正說。
耆闍分
一經二會
五、從阿難為耆闍大眾傳說,復是一會,亦有三分:
耆闍會三分
一、從「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以來,明其「序分」;
二、從「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以來,明「正宗分」;
三、從「一切大眾歡喜奉行」以來,明「流通分」。
三分由次
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正陳所說,次明正宗;為說既周,欲以所說傳持末代,歎勝勸學,後明流通。
五分歸三
上來雖有五義不同,略料簡序、正、流通義竟。
壹、序 分
又,就前序中,復分為二:
一句證信
一、從「如是我聞」一句,名為「證信序」;
二、從「一時」下至「云何見極樂世界」以來,正明「發起序」。
60 頁
一、證信序
如是我聞:
(一)雙釋二意
信成就
初、言「證信」者,即有二義:
證信三釋
如是四釋
一、謂「如是」二字,即「總標教主,能說之人」;
我聞二釋
二、謂「我聞」兩字,即「別指阿難,能聽之人」。
故言「如是我聞」,此即雙釋二意也。
1.能說證信
機行必益
又,言「如是」者,即指法,定散兩門也。「是」即定辭,機行必益。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故名「如是」。
如眾生意
又,言「如」者,如眾生意也,隨心所樂,佛即度之;機教相應,復稱為「是」:故言「如是」。
十雙:
漸頓、相空
人天、小大
凡聖、因果
苦樂、遠近
同別、淨穢
又,言「如是」者,欲明如來所說:說漸如漸,說頓如頓;說相如相,說空如空;說人法如人法,說天法如天法;說小如小,說大如大;說凡如凡,說聖如聖;說因如因,說果如果;說苦如苦,說樂如樂;說遠如遠,說近如近;說同如同,說別如別;說淨如淨,說穢如穢。說一切諸法,千差萬別,如來觀知,歷歷了然;隨心起行,各益不同;業果法然,眾無錯失,又稱為「是」:故言「如是」。
2.能聽證信
聞成就
言「我聞」者,欲明阿難是佛侍者,常隨佛後,多聞廣識,身臨座下,能聽能持,教旨親承,表無傳說之錯,故曰「我聞」也。
(二)就阿難解
又,言「證信」者,欲明阿難稟承佛教,傳持末代,為對眾生故,「如是觀法,我從佛聞,證誠可信」,故名「證信序」。此就阿難解也。
62 頁
二、發起序
發起序七緣
二、就「發起序」中,細分為七:
化前序
初、從「一時佛在」下至「法王子而為上首」以來,明化前序;
禁父緣
二、從「王舍大城」下至「顏色和悅」以來,正明發起序,禁父之緣;
63 頁
禁母緣
三、從「時阿闍世」下至「不令復出」以來,明禁母緣;
厭苦緣
四、從「時韋提希被幽閉」下至「共為眷屬」以來,明厭苦緣;
欣淨緣
五、從「唯願為我廣說」下至「教我正受」以來,明其欣淨緣;
散善顯行緣
六、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淨業正因」以來,明散善顯行緣;
定善示觀緣
七、從「佛告阿難等諦聽」下至「云何得見極樂國土」以來,正明定善示觀緣。
上來雖有七段不同,廣料簡發起序竟。
63 頁
(一)化前序
1.明起化時
時成就
初、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
一時,
一時四釋
初、言「一時」者,正明「起化之時」。佛將說法,先託於時處,但以眾生開悟,必藉因緣;化主臨機,待於時處。
(1)一代時處
一代化時
又,言「一時」者,或就日夜十二時、年月四時等。此皆是如來應機攝化時也。
一代化處
一代化益
觀經化益
言「處」者,隨彼所宜:如來說法,或在山林處,或在王宮聚落處,或在曠野塚間處,或在多少人天處,或在聲聞菩薩處,或在八部人天王等處,或在純凡若多一二處,或在純聖若多一二處。隨其時處,如來觀知,不增不減,隨緣授法,各益所資。斯乃洪鐘雖響,必待扣而方鳴;大聖垂慈,必待請而當說。故名「一時」也。
(2)觀經時處
以下形上
又,「一時」者,阿闍世正起逆時,佛在何處?當此一時,如來獨與二眾在彼耆闍,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時」。
以上形下
又,言「一時」者,佛與二眾於一時中,在彼耆闍,即聞阿闍世起此惡逆因緣,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時」。
2.標定化主
主成就
佛
二、言「佛」者,此即「標定化主,簡異餘佛、獨顯釋迦」意也。
3.明遊化處
處成就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三、從「在王舍城」以下,正明「如來遊化之處」,即有其二:
㈠遊王城聚落,為化在俗之眾;
㈡遊耆山等處,為化出家之眾。
在家
畫水喻
境界住
又,「在家」者,貪求五欲,相續是常;縱發清心,猶如畫水。但以隨緣普益,不捨大悲;道俗形殊,無由共住:此名境界住也。
出家
依止住
又,「出家」者:亡身捨命,斷欲歸真,心若金剛,等同圓鏡,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若非絕離囂塵,此德無由可證:此名依止住也。
4.明佛徒眾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眾成就
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四、從「與大比丘眾」下至「而為上首」以來,明「佛徒眾」。
就此眾中,即分為二:
二眾
一者聲聞眾;二者菩薩眾。
(1)聲聞眾
就「聲聞眾」中,即有其九:初言「與」者,佛身兼眾,故名為「與」;二者總大;三者相大;四者眾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數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內有實德大;九者果證大。
聲聞置首問答
問曰:一切經首,皆有此等聲聞以為猶置,有何所以?
賢愚經
千眾之由
二百五十之由
答曰:此有別意。云何別意?此等聲聞,多是外道。如《賢愚經》(卷二意)說:優樓頻螺迦葉領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總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羅漢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連弟子,共領一處,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眾,合為一處,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總標外道問答
問曰:此眾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總標?
答曰:如經中說,此諸外道,常隨世尊,不相捨離。然結集之家,簡取外德,故有異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常隨佛後問答
又問曰:未審此等外道,常隨佛後,有何意也?
答曰:解有二義: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
佛慈自攝
就佛解者:此諸外道,邪風久扇,非是一生,雖入真門,氣習猶在;故使如來知覺,不令外化,畏損眾生正見根芽,惡業增長,此世後生,不收果實。為此因緣,攝令自近,不聽外益。此即就佛解竟。
感恩常隨
次就外道解者:迦葉等意,自唯曠劫久沉生死,循還六道,苦不可言;愚癡惡見,封執邪風,不值明師,永流於苦海。但以宿緣有遇,得會慈尊,法澤無私,我曹蒙潤。尋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極惘然,致使親事靈儀,無由暫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眾所知識
又問曰:此等尊宿,云何名「眾所知識」?
問答
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聖,知彼內德過人,識其外相殊異,故名「眾所知識」。
上來雖有九句不同,解聲聞眾竟。
(2)菩薩眾
次解「菩薩眾」。就此眾中,即有其七:一者標相;二者標數;三者標位;四者標果;五者標德;六者別顯文殊高德之位;七者總結。
又,此等菩薩,具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化成等覺,光明顯曜,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隨緣開示,即轉法輪;扣法鼓,執法劍,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傷眾生,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無量,百千三昧,於一念頃,無不周遍;荷負群生,愛之如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開朗,不可思議。
雖有七句不同,解菩薩眾訖。
上來雖有二眾不同,廣明化前序竟。
70 頁
(二)禁父緣
二、就「禁父緣」中,即有其七:
1.總起化處
爾時王舍大城,
一、從「爾時王舍大城」以下,總明「起化處」。
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舍,即為天火所燒;若是王家舍宅,悉無火近。後時百姓,共奏於王:「臣等造宅,數為天火所燒,但是王舍悉無火近,不知有何所以?」王告奏人:「自今以後,卿等造宅之時,但言我今為王造舍。」奏人等各奉王敕,歸還造舍,更不被燒,因此相傳,故名「王舍」。
言「大城」者,此城極大,居民九億,故道「王舍大城」也。
起化處
言「起化處」者,即有其二:
逆起厭欣
一謂闍王起惡,即有禁父母之緣。因禁則厭此娑婆,願託無憂之世界。
順起化益
二則如來赴請,光變為臺,影現靈儀。夫人即求生安樂,又傾心請行;佛開三福之因,正觀即是定門,更顯九章之益。
為此因緣,故名起化處也。
2.世王信惡
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
二、從「有一太子」下至「惡友之教」以來,正明「闍王恍惚之間,信受惡人所誤」。
言「太子」者,彰其位也。
言「阿闍世」者,顯其名也。
又,「阿闍世」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
阿闍世因緣問答
問曰:何故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
(1)折指因緣
太子昔因
父王求子
相師指仙
願仙早赴
仙人不可
敕使殺仙
仙人遺語
托生王宮
相師報損
聞損懷憂
共行密計
墜兒高樓
唯折小指
答曰:此皆舉昔日因緣,故有此名。言因緣者,元本父王,無有子息,處處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師而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捨壽,命終以後,必當與王作子。」王聞歡喜:「此人何時捨命?」相師答王:「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言:「我今年老,國無繼祀,更滿三年,何由可待?」王即遣使入山,往請仙人曰:「大王無子,闕無紹繼,處處求神,困不能得。乃有相師,瞻見大仙不久捨命,與王作子。請願大仙,垂恩早赴。」使人受教入山,到仙人所,具說王請因緣。仙人報使者言:「我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敕即赴者,是事不可。」使奉仙教,還報大王,具述仙意。王曰:「我是一國之主,所有人物皆歸屬我。今故以禮相屈,乃不承我意!」王更敕使者:「卿往重請,請若不得,當即殺之。既命終已,可不與我作子也?」使人受敕,至仙人所,具道王意。仙人雖聞使說,意亦不受。使人奉敕,即欲殺之。仙人曰:「卿當語王,我命未盡,王以心口遣人殺我;我若與王作兒者,還以心口遣人殺王。」仙人道此語已,即受死。既死已,即託王宮受生。當其日夜,夫人即覺有身。王聞歡喜,天明即喚相師,以觀夫人,是男是女。相師觀已,而報王言:「是兒非女,此兒於王有損。」王曰:「我之國土皆捨屬之,縱有所損,吾亦無畏。」王聞此語,憂喜交懷。王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師道兒於吾有損,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樓上,當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於地,豈容不死也!吾亦無憂,聲亦不露。」夫人即可王之計。及其生時,一如前法,生已墮地,命便不斷,唯損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太子」也。
(2)未生怨因緣
提婆惡緣
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達多起惡妒之心故,對彼太子顯發昔日惡緣。云何妒心而起惡緣?提婆惡性,為人兇猛,雖復出家,恆常妒佛名聞利養。然父王是佛檀越,於一時中,多將供養奉上如來,謂金銀七寶、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車,香華伎樂,百千萬眾,讚歎圍遶,送向佛會,施佛及僧。
妒心學通
時調達見已,妒心更盛,即向舍利弗所,求學身通。尊者語言:「仁者且學四念處,不須學身通也。」既請不遂心,更向餘尊者邊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無人教,皆遣學四念處。
請不得已,遂向阿難邊學,語阿難言:「汝是我弟,我欲學通,一一次第教我。」然阿難雖得初果,未證他心,不知阿兄私密學通,欲於佛所起於惡計。阿難遂即喚向靜處,次第教之。
身通之法
跏趺正坐,先教將心舉身似動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舍作空無礙想,直過上空中想,還攝心下至本坐處想。
次將身舉心,初時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舉心,以心舉身,亦隨既至上空已,還攝取身,下至本坐處。
次想身心合舉,還同前法,一分一寸等,周而復始。
次想身心入一切質礙色境中,作不質礙想。
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如空無礙,不見色相。
次想自身,或大遍滿虛空,坐臥自在,或坐或臥,以手捉動日月,或作小身入微塵中,一切皆作無礙想。阿難如是次第教已。
時調達既受得法已,即別向靜處,七日七夜一心專注,即得身通,一切自在,皆得成就。
得通現變
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於空中,現大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邊出水,右邊出火;或現大身,或現小身;或坐臥空中,隨意自在。
太子敬重
食太子唾
太子見已,問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聞已,心大歡喜,遂即舉手喚言:「尊者,何不下來?」提婆既見喚已,即化作嬰兒,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鳴口弄之,又唾口中,嬰兒遂咽之,須臾還復本身。
受敬索供
太子既見提婆種種神變,轉加敬重。既見太子心敬重已,即說父王供養因緣,色別五百乘車,載向佛所,奉佛及僧。太子聞已,即語尊者:「弟子亦能備具,色各五百車,供養尊者,及施眾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
得供增慢
杖打惡狗喻
破僧改法
自此以後,大得供養,心轉高慢。譬如以杖,打惡狗鼻,轉增狗惡。此亦如是,太子今將利養之杖,打提婆貪心狗鼻,轉加惡盛,因此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
索佛法眾
待佛普為凡聖大眾說法之時,即來會中,從佛索於徒眾:「并諸法藏,盡付囑我。世尊年將老邁,宜可就靜,內自將養。」一切大眾聞提婆此語,愕爾迭互相看,甚生驚怪。
為世尊呵
爾時世尊即對大眾語提婆言:「舍利、目連等,即大法將,我尚不將佛法付囑,況汝癡人食唾者乎!」
狂起惡計
除佛除父
太子初瞋
更顯昔緣
太子重審
太子信惡
時提婆聞佛對眾毀辱,猶如毒箭入心,更發癡狂之意。藉此因緣,即向太子所,共論惡計。太子既見尊者,敬心承問言:「尊者,今日顏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為太子也。」太子敬問:「尊者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否?世尊年老,無所堪任,當可除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豈不樂乎!」太子聞之,極大瞋怒:「勿作是說!」又言:「太子莫瞋。父王於太子,全無恩德。初欲生太子時,父王即遣夫人,在百尺樓上,當天井中生,即望墮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斷,但損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為驗。」太子既聞此語,更重審言:「實爾已否?」提婆答言:「此若不實,我何故來作漫語也?」因此語已,遂即信用提婆惡見之計,故道「隨順調達惡友之教」也。
3.世王禁父
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三、從「收執父王」下至「一不得往」以來,正明「父王為子幽禁」。
此明闍世取提婆之惡計,頓捨父子之情,非直失於罔極之恩,逆響因茲滿路。
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捨曰「執」,故名「收執」也。
言「父」者,別顯親之極也。
「王」者,彰其位也。
「頻婆」者,彰其名也。
言「幽閉七重室內」者,所為既重,事亦非輕,不可淺禁人間,全無守護。但以王之宮閤,理絕外人,唯有群臣則久來承奉,若不嚴制,恐有情通,故使內外絕交,閉在七重之內也。
4.夫人奉食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
四、從「國太夫人」下至「密以上王」以來,正明「夫人密奉王食」。
言「國太夫人」者,此明最大也。
言「夫人」者,標其位也。
言「韋提」者,彰其名也。
言「恭敬大王」者,此明夫人既見王身被禁,門戶極難,音信不通,恐絕王身命,遂即香湯滲浴,令身清淨,即取酥蜜,先塗其身,後取乾麨,始安酥蜜之上;即著淨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瓔珞,如常服法,令外人不怪;又取瓔珞孔,一頭以蠟塞之,一頭孔中盛葡萄漿,滿已還塞,但是瓔珞,悉皆如此。莊嚴既竟,徐步入宮,與王相見。
夫人得入問答
問曰:諸臣奉敕,不許見王。未審夫人門家不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
答曰:諸臣身異,復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嚴加重制。又,夫人者,身是女人,心無異計,與王宿緣業重,久近夫妻,別體同心,致使人無外慮,是以得入,與王相見。
5.因禁請法
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五、從「爾時大王食麨」下至「授我八戒」以來,正明「父王因禁請法」。
此明夫人既見王已,即刮取身上酥麨,團授與王。王得即食,食麨既竟,即於宮內,夫人求得淨水,與王漱口。淨口已竟,不可虛引時朝,心無所寄,是以虔恭合掌,迴面向於耆闍,致敬如來,請求加護。此明身業敬,亦通有意業也。「而作是言」以下,正明口業請,亦通有意業也。
言「大目連是吾親友」者,有其二意:但目連在俗是王別親,既得出家即是門師,往來宮閤,都無障礙。然在俗為親,出家名友,故名「親友」也。
言「願興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過己,若未逢幽難,奉請佛僧不足為難;今既被囚,無由致屈。是以但請目連,受於八戒也。
禮佛請僧問答
問曰:父王遙敬,先禮世尊,及其受戒,即請目連,有何意也?
答曰:凡聖極尊,無過於佛,傾心發願,即先禮大師。戒是小緣,是以唯請目連來授。然王意者,貴存得戒,即是義周,何勞迂屈世尊也?
唯請八戒問答
問曰:如來戒法,乃有無量,父王唯請八戒,不請餘也?
不堪餘戒
八戒
齋
八戒勝德
日受八戒
答曰:餘戒稍寬,時節長遠,恐畏中間失念,流轉生死。其八戒者,如餘佛經說,「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極細極急。何意然者?但時節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捨。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細?如戒文中具顯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能持否?」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偷盜,不行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得脂粉塗身,不得歌舞唱伎及往觀聽,不得上高廣大床」,此上八是戒非齋;「不得過中食」,此一是齋非戒。此等諸戒,皆引諸佛為證。何以故?唯佛與佛,正、習俱盡;除佛以還,惡習等猶在,是故不引為證也。是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極是細急。又,此戒佛說有八種勝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過人天、二乘境界,如經廣說。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6.父王受法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六、從「時大目連」下至「為王說法」以來,明其「父王因請,得蒙聖法」。
此明目連得他心智,遙知父王請意,即發神通,如彈指頃到於王所。又恐人不識神通之相,故引快鷹為喻。然目連通力,一念之頃遶四天下百千之匝,豈得與鷹為類也?如是比較,乃有眾多,不可具引,如《賢愚經》具說。
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連數來授戒。
日受八戒問答
問曰:八戒既言勝者,一受即足,何須日日受之?
八不厭喻
德無厭足
答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日不厭明,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進止,念念之中,畏人喚殺,為此晝夜傾心,仰憑八戒,望欲積善增高,擬資來業。
言「世尊亦遣富樓那為王說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勞,恐生憂悴。然富樓那者,於聖弟子中最能說法,善有方便,開發人心。為此因緣,如來發遣,為王說法,以除憂惱。
7.父王法悅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七、從「如是時間」下至「顏色和悅」以來,正明「父王因食聞法,多日不死」。
此正明夫人多時奉食,以除飢渴;二聖又以戒法內資,善開王意。食能延命,戒法養神,失苦亡憂,致使顏容和悅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禁父緣竟。
87 頁
(三)禁母緣
三、就「禁母緣」中,即有其八:
1.問父音信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一、從「時阿闍世」下至「猶存在耶」以來,正明「問父音信」。
此明闍王禁父,日數既多,人交總絕,水食不通,二七有餘,命應終也。作是念已,即到宮門,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世王標死問答
問曰:若人食一餐之飯,限至七日即死。父王已經三七,計合命斷無疑,闍王何以不直問曰「門家,父王今者死竟耶?」云何致疑而問「猶存在」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是闍王意密問也。但以萬基之主,舉動不可隨宜。父王既是天性情親,無容言問死,恐失在當時,以成譏過。但以內心標死,口問在者,為欲息永惡逆之聲也。
2.門家具答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二、從「時守門人白言」下至「不可禁制」以來,正明「門家以事具答」。此明闍世前問父王在者,今次門家奉答。
「白言大王,國太夫人」以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能延命,雖經多日,父命猶存。此乃夫人之意,非是門家之過。
門家顯密問答
問曰:夫人奉食,身上塗麨,衣下密覆,出入往還,無人得見,何故門家具顯夫人奉食之事?
一切私密
不可久行
答曰:一切私密,不可久行;縱巧牢藏,事還彰露。父王既禁在宮內,夫人日日往還,若不密持麨食,王命無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門家述夫人意也。夫人謂密,外人不知,不期門家盡以覺之。今既事窮,無由相隱,是以一一具向王說。
言「沙門目連」以下,正明二聖騰空來去,不由門路,日日往還,為王說法。「大王當知:夫人進食,先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約;二聖乘空,此亦不猶門制也。」
3.世王瞋怒
欲害其母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三、從「時阿闍世聞此語」下至「欲害其母」以來,正明「世王瞋怒」。
三業逆
三業惡
此明闍王既聞門家分疏已,即於夫人心起惡怒,口陳惡辭。又起三業逆、三業惡:罵父母為賊,名口業逆;罵沙門者,名口業惡;執劍殺母,名身業逆;身口所為,以心為主,即名意業逆。又復,前方便為惡,後正行為逆。
言「我母是賊」以下,正明口出惡辭。云何罵母為賊、賊之伴也?但闍王元心,致怨於父,恨不早終,母乃私為進糧,故令不死,是故罵言「我母是賊、賊之伴」也。
言「沙門惡人」以下,此明闍世瞋母進食,復聞沙門與王來去,致使更發瞋心,故云:「有何咒術,而令惡王多日不死?」
言「即執利劍」以下,此明世王瞋盛,逆及於母。何其痛哉!撮頭擬劍,身命頓在須臾。慈母合掌,曲身低頭,就兒之手。夫人爾時,熱汗遍流,心神悶絕。嗚呼哀哉!恍惚之間,逢斯苦難。
4.二臣切諫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不宜住此。」
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四、從「時有一臣,名曰月光」下至「卻行而退」以來,正明「二臣切諫不聽」。
此明二臣,乃是國之輔相,立政之綱紀,望得萬國揚名,八方昉習;忽見闍王起於勃逆,執劍欲殺其母,不忍見斯惡事,遂與耆婆犯顏設諫也。
言「時」者,當闍王欲殺母時也。
言「有一大臣」者,彰其位也。
月光
言「月光」者,彰其名也。
言「聰明多智」者,彰其德也。
耆婆
言「及與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柰女之兒,忽見家兄於母起逆,遂與月光同諫。
言「為王作禮」者,凡欲諮諫大人之法,要須設拜,以表身敬。今此二臣亦爾,先設身敬,覺動王心,斂手曲躬,方陳本意也。
又,「白言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陳辭,望得闍王開心聽攬,為此因緣,故須先白。
毗陀論經
言「臣聞《毗陀論經》說」者,此明廣引古今書史、歷帝之文記。古人云:「言不關典,君子所慚。」今既諫事不輕,豈可虛言妄說?
言「劫初以來」者,彰其時也。
言「有諸惡王」者,此明總標非禮暴逆之人也。
言「貪國位故」者,此明非意所貪,奪父坐處也。
言「殺害其父」者,此明既於父起惡,不可久留,故須斷命也。
言「一萬八千」者,此明王今殺父,與彼類同也。
言「未曾聞有無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史籍良談;貪國殺母,都無記處。若論劫初以來,惡王貪國,但殺其父,不加慈母,此則引古異今。大王今者貪國殺父,父則有位可貪,可使類同於古;母即無位可求,橫加逆害,是以將今異昔也。
言「王今為此殺母者,污剎利種」也。言「剎利」者,乃是四姓高元,王者之種,代代相承,豈同凡碎?
言「臣不忍聞」者,見王起惡,損辱宗親,惡聲流布,我之性望,恥慚無地。
旃陀羅
時眾差別
言「是旃陀羅」者,乃是四姓之下流也。此乃性懷兇惡,不閑仁義,雖著人皮,行同禽獸。王居上族,押臨萬基之主,今既起惡加恩,與彼下流何異也?
言「不宜住此」者,即有二義:
一者王今造惡,不存風禮,京邑、神州豈遣旃陀羅為主也?此即擯出宮城意也;
二者王雖在國,損我宗親,不如遠擯他方,永絕無聞之地。故云「不宜住此」也。
言「時二大臣說此語」以下,此明二臣直諫,切語極粗,廣引古今,望得王心開悟。
言「以手按劍」者,臣自按手中劍也。
卻行而退問答
問曰:諫辭粗惡,不避犯顏,君臣之義既乖,何以不迴身直去,乃言「卻行而退」也?
答曰:粗言雖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繫劍危己,是以按劍自防,卻行而退。
5.世王生怖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
五、從「時阿闍世驚怖」下至「汝不為我耶」以來,正明「世王生怖」。
此明闍世既見二臣諫辭粗切,又睹按劍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異計,致使情地不安,故稱「惶懼」。「彼既捨我,不知為誰?」心疑不決,遂即口問審之,故云「耆婆,汝不為我也?」
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禍,非親不救。」「汝既是我弟者,豈同月光也?」
6.二臣重諫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六、從「耆婆白言」下至「慎莫害母」以來,明「二臣重諫」。此明耆婆實答大王:「若欲得我等為相者,願勿害母也。」此直諫竟。
7.受諫放母
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
七、從「王聞此語」下至「止不害母」以來,正明「闍王受諫,放母殘命」。
此明世王既得耆婆諫已,心生悔恨,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哀乞命。因即放母脫於死難,手中之劍還歸本匣。
8.餘瞋禁母
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八、從「敕語內官」下至「不令復出」以來,明其「世王餘瞋禁母」。
此明世王雖受臣諫放母,猶有餘瞋,不令在外;敕語內官,閉置深宮,更莫令出,與父王相見。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禁母緣竟。
97 頁
(四)厭苦緣
四、就「厭苦緣」中,即有其四:
1.夫人被禁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
一、從「時韋提希」下至「憔悴」以來,正明「夫人為子幽禁」。
此明夫人雖免死難,更閉在深宮,守當極牢,無由得出,唯有念念懷憂,自然憔悴。傷嘆曰:「禍哉今日苦,遇值闍王喚;利刃中間結,復置深宮難。」
夫人愁憂問答
問曰:夫人既得免死入宮,宜應訝樂,何因反更愁憂也?
答曰:即有三義不同:
一、明夫人既自被閉,更無人進食與王;王又聞我在難,轉更愁憂。今既無食加憂者,王之身命定應不久。
二、明夫人既被囚難,何時更見如來之面及諸弟子?
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宮,內官守當,水泄不通,旦夕之間,唯愁死路。有斯三義,切逼身心,得無憔悴也!
2.因禁請佛
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
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
二、從「遙向耆闍崛山」下至「未舉頭頃」以來,正明「夫人因禁請佛,意有所陳」。
單心面佛
此明夫人既在囚禁,自身無由得到佛邊,唯有單心面向耆闍,遙禮世尊,願佛慈悲,表知弟子愁憂之意。
言「如來在昔之時」以下,此有二義:
在禁情乖
一、明父王未被禁時,或可王及我身親到佛邊,或可如來及諸弟子親受王請。然我及王身俱在囚禁,因緣斷絕,彼此情乖。
佛遣慰問
二、明父王在禁以來,數蒙世尊遣阿難來慰問我。云何慰問?以見父王囚禁,佛恐夫人憂惱,以是因緣,故遣慰問也。
歸尊弟子
言「世尊威重,無由得見」者,此明夫人內自卑謙,歸尊於佛弟子:「穢質女身,福因尠薄;佛德威高,無由輕觸。願遣目連等與我相見」。
不敢請佛問答
問曰:如來即是化主,應不失時宜;夫人何以不三加致請,乃喚目連等,有何意也?
但欲傳語
答曰:佛德尊嚴,小緣不敢輒請。但見阿難,欲傳語往白世尊;佛知我意,復使阿難傳佛之語,指授於我。以斯義故,願見阿難。
言「作是語已」者,總說前意竟也。
渴仰遙禮
言「悲泣雨淚」者,此明夫人自唯罪重,請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淚滿目。但以渴仰靈儀,復加遙禮,叩頂跱踰,須臾未舉。
3.世尊自來
二僧為侍
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三、從「爾時世尊」下至「天華持用供養」以來,正明「世尊自來赴請」。此明世尊雖在耆闍,已知夫人心念之意。
二侍從空之由
言「敕大目連等從空而來」者,此明應夫人請也。
世尊沒出之由
言「佛從耆山沒」者,此明夫人宮內禁約極難,佛若現身來赴,恐畏闍世知聞,更生留難;以是因緣,故須此沒彼出也。
言「時韋提禮已舉頭」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時也。
舉頭見佛
言「見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宮中已出,致使夫人舉頭即見。
言「釋迦牟尼佛」者,簡異餘佛。但諸佛名通,身相不異,今故標定釋迦,使無疑也。
言「身紫金色」者,顯定其相也。
言「坐百寶華」者,簡異餘座也。
侍無餘眾
言「目連侍左等」者,此明更無餘眾,唯有二僧。
隱顯王宮
必說稀奇
言「釋梵護世」者,此明天王眾等,見佛世尊隱顯王宮,必說稀奇之法;「我等天人,因韋提故,得聽未聞之益。」各乘本念,普住臨空,天耳遙餐,雨華供養。
又,言「釋」者,即是天帝也。
言「梵」者,即是色界梵王等也。
言「護世」者,即是四天王也。
言「諸天」者,即是色、欲界等天眾,既見天王來向佛邊,彼諸天眾亦從王來,聞法供養。
4.夫人嘆怨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四、從「時韋提希見世尊」下至「與提婆共為眷屬」以來,正明「夫人舉頭見佛,口言傷嘆,怨結情深」也。
猶愛身莊
言「自絕瓔珞」者,此明夫人身莊瓔珞,猶愛未除,忽見如來,羞慚自絕。
自絕瓔珞問答
問曰:云何自絕也?
恥愧自絕
答曰:夫人乃是貴中之貴、尊中之尊,身四威儀,多人供給,所著衣服,皆使旁人。今既見佛,恥愧情深,不依鉤帶,頓自掣卻,故云「自絕」也。
怨苦難堪
言「舉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內心感結,怨苦難堪,是以從坐踴身而立,從立踴身投地。此乃嘆恨處深,更不事禮拜威儀也。
悶絕號哭
言「號泣向佛」者,此明夫人婉轉佛前,悶絕號哭。
不識宿因
言「白佛」以下,此明夫人婉轉涕哭,量久少惺,始正身威儀,合掌白佛:「我自一生以來,未曾造其大罪,未審宿業因緣,有何殃咎,而與此兒共為母子?」此明夫人既自障深,不識宿因,今被兒害,謂是橫來——「願佛慈悲,示我徑路。」
言「世尊復有何等因緣」以下,此明夫人向佛陳訴,「我是凡夫,罪惑不盡,有斯惡報,是事甘心;世尊曠劫行道,正、習俱亡,眾智朗然,果圓號佛,未審有何因緣,乃與提婆共為眷屬?」此意有二:
致怨於子
一明夫人致怨於子,忽於父母狂起逆心。
又恨提婆
二明又恨提婆,「教我闍世造斯惡計。若不因提婆者,我兒終無此意也」。為此因緣,故致斯問。
又,夫人問佛云「與提婆眷屬」者,即有其二:一者在家眷屬,二者出家眷屬。
言在家者,佛之伯叔有其四人:佛者,即是白淨王兒;金毗者,白飯王兒;提婆者,斛飯王兒;釋魔男者,是甘露飯王兒。此名在家外眷屬也。
言出家眷屬者,與佛作弟子,故名內眷屬也。
上來雖有四句不同,廣明厭苦緣竟。
105 頁
(五)欣淨緣
五、就「欣淨緣」中,即有其八:
1.通請所求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一、從「唯願世尊為我廣說」下至「濁惡世也」以來,正明「夫人通請所求,別標苦界」。
苦能啟覺
此明夫人遇自身苦,覺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
2.舉所厭境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二、從「此濁惡處」下至「不見惡人」以來,正明「夫人舉出所厭之境」。
此明閻浮總惡,未有一處可貪,但以幻惑愚夫,飲斯長苦。
言「此濁惡處」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間,亦是眾生依報處,亦名眾生所依處也。
言「地獄」等以下,三品惡果最重也。
言「盈滿」者,此三苦聚,非直獨指閻浮,娑婆亦皆遍有,故言「盈滿」。
業能莊識
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種類恆沙,隨心差別。經云:「業能莊識,世世處處各趣,隨緣受果報,對面不相知。」
真實厭欣
發金剛志
親從慈尊
言「願我未來」以下,此明夫人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嘆?
然「願我未來不聞惡聲惡人」者,此明如闍王、調達,殺父破僧,及惡聲等,願亦不聞不見。但闍王既是親生之子,上於父母起於殺心,何況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簡親疏,總皆頓捨。
3.夫人懺悔
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
三、從「今向世尊」下至「懺悔」以來,正明「夫人淨土妙處、非善不生,恐有餘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須懺悔」。
4.通請去行
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四、從「唯願佛日」下至「清淨業處」以來,正明「夫人通請去行」。此明夫人上即通請生處,今亦通請得生之行。
佛日除闇
言「佛日」者,法、喻雙標也。譬如日出,眾闇盡除;佛智輝光,無明之夜日朗。
言「教我觀於清淨」以下,正明既能厭穢欣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
5.光臺現國
酬前通請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
或有國土,七寶合成;
復有國土,純是蓮華;
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
復有國土,如玻璃鏡,
十方國土,皆於中現。
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五、從「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至「令韋提見」以來,正明「世尊廣現淨土,酬前通請」。
眉光住頂
佛力令見
此明世尊以見夫人廣求淨土,如來即放眉間光,照十方國,以光攝國;還來頂上,化作金臺,如須彌山。「如」之言似,似須彌山。此山腰細上闊,所有佛國並於中現,種種不同,莊嚴有異。佛神力故,了了分明,加備韋提,盡皆得見。
不說普現問答
問曰:韋提上請「為我廣說無憂之處」,佛今何故不為廣說,乃為金臺普現者,有何意也?
如來意密
答曰:此彰如來意密也。然韋提發言致請,即是廣開淨土之門,若為之總說,恐彼不見,心猶致惑;是以一一顯現,對彼眼前,信彼所須,隨心自選。
6.總領所現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皆有光明」以來,正明「夫人總領所現,感荷佛恩」。
極樂非比
此明夫人總見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故云「我今樂生安樂國」也。
報土優劣問答
問曰:十方諸佛,斷惑無殊,行畢果圓,亦應無二,何以一種淨土,即有斯優劣也?
隱顯隨機
望存化益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優之與劣,非凡惑所知。隱、顯隨機,望存化益,或可故隱彼為優,獨顯西方為勝。
7.別選所求
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別選極樂之由
七、從「我今樂生彌陀」以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
別願所成
七勝因緣
悲智普攝
諸經廣勸
眾聖齊讚
密遣別選
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諸餘經典,勸處彌多,眾聖齊心,皆同指讚:有此因緣,致使如來密遣夫人別選也。
8.請求別行
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八、從「唯願世尊」以下,正明「夫人請求別行」。
此明韋提既選得生處,還修別行,勵己注心,必望往益。
教我思惟
定前方便
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
教我正受
覺想俱亡
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
此中略已料簡,至下觀門,更當廣辨,應知。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欣淨緣竟。
113 頁
(六)散善顯行緣
六、就「散善顯行緣」中,即有其五:
1.光益父王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
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一、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阿那含」以來,正明「光益父王」。
如來微笑之由
稱釋迦本心
顯彌陀願意
此明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因斯二請,廣開淨土之門,非直韋提得去,有識聞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來微笑」也。
佛光必益
言「有五色光從佛口出」者,此明一切諸佛心口常威儀法爾,凡所出光,必有利益。
言「一一光照頻婆頂」者,正明口光不照餘方,唯照王頂。
照益地獄
照益畜生
照益鬼神
照益修羅
照益人道
照益二乘
照益大乘
然佛光隨身出處,必皆有益:佛足下放光,即照益地獄道;若光從膝出,照益畜生道;若光從陰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從臍出,照益修羅道;光從心出,照益於人道;若光從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從眉間出,照益大乘人。
授王小果
授菩薩記
今明此光從口出,直照王頂者,即授其小果。若光從眉間出,即從佛頂入者,即授菩薩記也。如斯義者,廣多無量,不可具述。
言「爾時大王雖在幽閉」以下,正明父王蒙光照頂,心眼得開,障隔雖多,自然相見。斯乃因光見佛,非意所期,致敬歸依,即超證第三之果。
2.答別求行
阿彌陀佛
去此不遠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
二、從「爾時世尊」下至「廣說眾譬」以來,正明「答前夫人別選所求之行」。
迄此經文
來由
世尊默然
阿難傳語
耆闍會
此明如來從上耆闍沒,王宮出,訖至此文,世尊默然而坐,總未言說;但中間夫人懺悔、請問,放光、現國等,乃是阿難從佛王宮見此因緣,事了還山,傳向耆闍大眾說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無時佛語也,應知。
言「爾時世尊告韋提」以下,正明告命許說也。
三不遠
言「阿彌陀佛不遠」者,正明標境以住心。即有其三:
分齊不遠
㈠明分齊不遠,從此超過十萬億剎,即是彌陀之國;
往生不遠
㈡明道里雖遙,去時一念即到;
觀見不遠
㈢明韋提等,及未來有緣眾生,注心觀念,定境相應,行人自然常見。有斯三義,故云「不遠」也。
心行業成
言「汝當繫念」以下,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動,若不頓捨攀緣,淨境無由得現。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為「淨業成」也。
自開三福
言「我今為汝」以下,此明機緣未具,不可偏說定門,佛更觀機,自開三福之行。
3.舉機勸益
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迴心皆到
三、從「亦令未來世」下至「極樂國土」以來,正明「舉機勸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請利益彌深,及未來迴心皆到。
4.勸修三福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1)世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2)戒福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行福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三福淨業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四、從「欲生彼國者」下至「名為淨業」以來,正明「勸修三福之行」。
定散二機
自開三福之由
此明一切眾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
言「欲生彼國」者,標指所歸也。
言「當修三福」者,總標行門也。
(1)世福
云何名三?「一者孝養父母」。即有其四:
孝養父母
菩薩處胎經等
藉緣託生恩
父母恩重經意
十月懷胎恩
產時憂難恩
三年不淨恩
將養成人恩
不孝如畜
一、言「孝養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緣而生。云何藉緣?或有化生,或有濕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復有四生,如經廣說。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即有大恩。若無父者,能生之因即闕;若無母者,所生之緣即乖;若二人俱無,即失託生之地。要須父母緣具,方有受身之處。既欲受身,以自業識為內因,以父母精血為外緣,因緣和合,故有此身。以斯義故,父母恩重。母懷胎已,經於十月,行住坐臥常生苦惱,復憂產時死難;若生已,經於三年,恆常眠屎臥尿,床被衣服皆亦不淨;及其長大,愛婦親兒,於父母處反生憎疾,不行恩孝者,即與畜生無異也。
福田之極
又,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也。
佛言教孝
佛托空缽
比丘獻食
三衣極尊
佛言不消
僧供父母
恩重得消
信佛得消
然佛在世時,遇值時年飢儉,人皆餓死,白骨縱橫;諸比丘等,乞食難得。於時世尊待比丘等去後,獨自入城乞食,從旦至中,門門喚乞,無與食者,佛還空缽而歸。明日復去,又還不得;後日復去,又亦不得。忽有一比丘,道逢見佛,顏色異常,似有飢相,即問佛言:「世尊,今已食竟也?」佛言:「比丘,我經三日以來,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飢虛,無力能共汝語。」比丘聞佛語已,悲淚不能自勝,即自念言:「佛是無上福田,眾生覆護。我此三衣賣卻,買取一缽飯,奉上於佛,今正是時也。」作是念已,即買得一缽飯,急將上佛。佛知而故問言:「比丘,時年飢儉,人皆餓死,汝今何處得此一缽純色飯來?」比丘如前具白世尊。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諸佛之幢相。此衣因緣極尊、極重、極恩。汝今易得此飯與我者,大領汝好心,我不消此飯也。」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極,尚言不消者,除佛以外,誰能消也?」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否?」答言:「有。」「汝將供養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豈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於汝有大重恩,為此得消。」佛又問:「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否?」比丘言:「都無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見汝與飯,大生歡喜,因此即發信心。先教受三歸依,即能消此食也。」時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義故,大須孝養父母。
佛身行孝
又,佛母摩耶生佛,經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後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為母說法,為報十月懷胎之恩。佛尚自收恩,孝養父母,何況凡夫而不孝養?故知父母恩深極重也。
奉事師長
敬上之行
「奉事師長」者:此明教示禮節,學識成德,因行無虧,乃至成佛,此猶師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須敬重。然父母及師長者,名為敬上行也。
慈心不殺
言「慈心不殺」者:此明一切眾生皆以命為本,若見惡緣,怖走藏避者,但為護命也。《經》(北本《涅槃經》卷十南本《涅槃經》卷十)云:「一切諸眾生,無不愛壽命,勿殺勿行杖,恕己可為喻。」即為證也。
修十善業
慈下之行
言「修十善業」者:此明十惡之中,殺業最惡,故列之在初。十善之中,長命最善,故以之相對也。以下九惡九善者,至下九品中,次應廣述。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
(2)戒福
受持三歸
二、言「受持三歸」者:此明世善輕微,感報不具;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但眾生歸信,從淺至深,先受三歸,後教眾戒。
具足眾戒
言「具足眾戒」者:然戒有多種,或三歸戒,或五戒、八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沙彌戒,或菩薩三聚戒、十無盡戒等,故名「具足眾戒」也。又,一一戒品中,亦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
不犯威儀
言「不犯威儀」者:此明身口意業,行住坐臥,能與一切戒,作方便威儀也。若輕重粗細,皆能護持,犯即悔過,故云「不犯威儀」。此名戒善也。
(3)行福
發菩提心
三、言「發菩提心」者:此明眾生欣心趣大,不可淺發小因;自非廣發弘心,何能得與菩提相會?
度眾生心
唯願我身,身同虛空,心齊法界,盡眾生性。
我以身業,恭敬供養禮拜,迎送來去,運度令盡。
又,我以口業,讚歎說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盡。
又,我以意業,入定觀察,分身法界,應機而度,無一不盡。
我發此願,運運增長,猶如虛空,無處不遍,行流無盡,徹窮後際,身無疲倦,心無厭足。
求佛果心
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
又,言「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故云「發菩提心」也。
深信因果
印壞文成喻
四、言「深信因果」者,即有其二:一明世間苦樂因果,若作苦因,即感苦果;若作樂因,即感樂果。如似以印印泥,印壞文成,不得疑也。
讀誦大乘
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
勸進行者
言「勸進行者」,此明苦法如毒,惡法如刀,流轉三有,損害眾生。今既善如明鏡,法如甘露,鏡即照正道以歸真,甘露即注法雨而無竭。欲使含靈受潤,等會法流,為此因緣,故須相勸。
言「如此三事」以下,總結成上行也。
5.引聖勵凡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正因」以來,明其「引聖勵凡」。但能決定注心,必往無疑。
上來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散善顯行緣竟。
125 頁
(七)定善示觀緣
七、就「定善示觀緣」中,即有其七:
1.敕聽許說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清淨業」以來,正明「敕聽許說」。
總命二人之由
此明韋提前請願生極樂,又請得生之行,如來已許;今就此文,正欲開顯正受之方便。此乃因緣極要,利益處深,曠劫稀聞,如今始說。為斯義故,致使如來總命二人。
開淨土門
言「告阿難」者,我今欲開說淨土之門,汝好傳持,莫令遺失。
言「告韋提」者,汝是請法之人,我今欲說,汝好審聽,思量諦受,莫令錯失。
偏為常沒
言「為未來世一切眾生」者,但如來臨化,偏為常沒眾生;今既等布慈雲,望欲普沾來潤。
賊害機相
言「為煩惱賊害」者,此明凡夫障重,妄愛迷深,不謂三惡火坑闇在人之足下;隨緣起行,擬作進道資糧,何其六賊知聞,競來侵奪。今既失此法財,何得無憂苦也?
懺悔清淨
言「說清淨業」者,此明如來以見眾生罪故,為說懺悔之方,欲令相續斷除,畢竟永令清淨。
念佛清淨
從觀入念
又,言「清淨」者,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淨也。
2.問當聖意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二、從「善哉」以下,正明「夫人問當聖意」。
3.付囑流通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
三、從「阿難汝當受持」下至「宣說佛語」以來,正明「勸持勸說,此法深要,好須流布」。
此明如來前則總告,令安心聽受;此文則別敕阿難,受持勿忘,廣多人處,為說流行。
佛語生信
言「佛語」者,此明如來曠劫已除口過,隨有言說,一切聞者自然生信。
4.勸修得益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四、從「如來今者」下至「得無生忍」以來,正明「勸修得益之相」。
此明如來欲為夫人及未來等,顯觀方便,注想西方,捨厭娑婆,貪欣極樂。
佛力故見
凡見佛境之由
言「以佛力故」以下,此明眾生業障,觸目生盲,指掌謂遠他方,隔竹簀即踰之千里。豈況凡夫分外,諸佛境內窺心?自非聖力冥加,彼國何由得睹!
言「如執明鏡自見面像」以下,此明夫人及眾生等,入觀住心,凝神不捨,心境相應,悉皆顯現;當境現時,如似鏡中見物無異也。
三忍信喜悟
玄談未得
十信中忍
(凡夫位)
言「心歡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踴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
5.佛力觀成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
異方便
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韋提見國之由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令汝得見」以來,正明「夫人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聖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
標定凡夫之由
此明如來恐眾生置惑,謂言夫人是聖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然韋提現是菩薩,假示凡身;我等罪人,無由比及。」為斷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
言「心想羸劣」者,由是凡故,曾無大志也。
言「未得天眼」者,此明夫人肉眼所見遠近不足為言,況淨土彌遙,云何可見?
功悉歸佛
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以下,此明若依心所見國土莊嚴者,非汝凡能,普悉歸功於佛也。
6.牒恩生問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光臺佛恩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見彼國土」以來,明其「夫人重牒前恩,欲生起後問」之意。此明夫人領解佛意:「如上光臺所見,謂是己能向見;世尊開示,始知是佛方便之恩。若爾者,佛今在世,眾生蒙念,可使得見西方;佛若涅槃,不蒙加備者,云何得見也?」
7.韋提為物
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七、從「若佛滅後」下至「極樂世界」以來,正明「夫人悲心為物,同己往生,永逝娑婆,長遊安樂」。
如來息化之由
此明如來期心運度,徹窮後際而未休。但以世代時移,群情淺促,故使如來減永生之壽,泯長劫以類人年,攝憍慢以示無常,化剛強同歸於磨滅,故云「若佛滅後」也。
滅後眾生
言「諸眾生」者,此明如來息化,眾生無處歸依,蠢蠢周慞,縱橫走於六道。
五濁
言「濁惡不善」者,此明五濁也:一者劫濁,二者眾生濁,三者見濁,四者煩惱濁,五者命濁。
劫濁
言劫濁者,然劫實非是濁,當劫減時,諸惡加增也。
眾生濁
言眾生濁者,劫若初成,眾生純善;劫若末時,眾生十惡彌盛也。
見濁
言見濁者,自身眾惡,總變為善;他上無非,見為不是也。
煩惱濁
言煩惱濁者,當今劫末眾生,惡性難親,隨對六根,貪瞋競起也。
命濁
言命濁者,由前見、惱二濁,多行殺害,無慈恩養;既行斷命之苦因,欲受長年之果者,何由可得也?
然濁者,體非是善。今略指五濁義竟。
五苦八苦
所化機相
言「五苦所逼」者,八苦中,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苦,此名五苦也。更加三苦,即成八苦:一者五陰盛苦,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會苦,總名八苦也。此五濁、五苦、八苦等,通六道受,未有無者,常逼惱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數攝也。
言「云何當見」以下,此明夫人舉出苦機,此等罪業極深,又不見佛,不蒙加備,云何見於彼國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定善示觀緣竟。
一會三序
初明證信序,次明化前序,後明發起序。
化前序別立
上來雖有三序不同,總明序分竟。
觀經序分義 卷第二
135 頁
觀經正宗分定善義 卷第三
沙門 善導 集記
貳、正宗分
從此以下,次辨正宗,即有其十六。還就一一觀中,對文料簡,不勞預顯。
定立正宗
今定立正宗,與諸師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從日觀初句,下至下品下生以來,是其正宗。從日觀以上,雖有多義不同,看此文勢,但是由序也,應知。
定善義
一、日觀
就初「日觀」中,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五:
1.總告總勸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一、從「佛告韋提」下至「想於西方」以來,正明「總告總勸」。
機緣未備
顯行未周
自開三福
重勸流通
此明韋提前請彌陀佛國,又請正受之行,如來當時即許為說。但以機緣未備,顯行未周,更開三福之因,以作未聞之益。又,如來重告,勸發流通,此法難聞,廣令開悟。
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者,此明告勸,若欲等出塵勞,求生佛國者,宜須勵意也。
安心三昧
八一
一向專稱
言「應當專心」以下,此明眾生散動,識劇猿猴,心遍六塵,無由暫息;但以境緣非一,觸目起貪亂想,安心三昧何容可得?自非捨緣託靜,相續注心,直指西方,簡餘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迴向、一處、一境界、一相續、一歸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得正受,此世後生,隨心解脫也。
2.牒所觀事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二、從「云何作想」下至「皆見日沒」以來,正明「牒所觀事」。
安心正念
此明諸眾生等,久流生死,不解安心,雖指西方,不知云何作意;故使如來為生反問,遣除疑執,以示正念之方。
顯觀方便
言「凡作想」者,此明總牒前意,顯後入觀之方便。
總舉得生
言「一切眾生」者,總舉得生之類。
簡機堪否
言「自非生盲」以下,此明簡機堪與不堪。
言「生盲」者,從母胎中出,眼即不見物者,名曰生盲。此人不得教作日觀,由不識日輪光相故。除生盲以外,遇緣患者,教作日觀,盡得成就。由未患眼時,識其日輪光明等相,今雖患目,但令善取日輪等相,正念堅持,不限時節,必得成就。
先教觀日
問答
問曰:韋提上請,願見極樂之境,及至如來許說,即先教住心觀日,有何意也?
日觀三由
答曰:此有三意:
(1)識境住心
一者:欲令眾生識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際,其日正東出,直西沒,彌陀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過十萬億剎即是。
(2)識障輕重
二者:欲令眾生識知自業障有輕重。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觀日。
日觀作法
初欲住心時,教令跏趺正坐:右腳著左髀上與外齊,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左手安右手上,令身正直。合口齒,勿相近,舌柱上顎,為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通故。
又令觀身四大,內外俱空,都無一物:
五大皆空
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盡西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淚等,心想散向北方,盡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風大,散向東方,盡東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盡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空大,即與十方虛空一合,乃至不見一塵不空之相;
識大唯有
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識大,湛然凝住,猶如圓鏡,內外明照,朗然清淨。
作此想時,亂想得除,心漸凝定。然後徐徐轉心,諦觀於日。其利根者,一坐即見明相現前。當境現時,或如錢大,或如鏡面大,於此明上,即自見業障輕重之相:
三障
三雲障日喻
一者黑障,猶如黑雲障日;
二者黃障,又如黃雲障日;
三者白障,如似白雲障日。
此日猶雲障故,不得朗然顯照;眾生業障亦如是,障蔽淨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
懺悔作法
待緣而懺
滅障漸頓
行者若見此相,即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清淨洗浴,著淨衣,又燒名香,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向佛形像,現在一生,懺悔無始以來,乃身口意業,所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等罪,極須悲涕雨淚,深生慚愧,內徹心髓,切骨自責。懺悔已,還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現時,如前三障盡除,所觀淨境,朗然明淨,此名頓滅障也。
或一懺即盡者,名利根人也。或一懺但除黑障,或一懺得除黃白等障,或一懺但除白障,此名漸除,不名頓滅也。
憶得即懺
不容四待
既自識業相如是,唯須勤心懺悔,日夜三時六時等,但憶得即懺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湯火燒身,一覺即卻,豈容徒待時、待處、待緣、待人,方始除也?
(3)識境光相
三者:欲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光明等相,內外照曜,超過此日百千萬倍。行者等,若不識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若行住坐臥,禮念憶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間,即得定心,見彼淨土之事,快樂莊嚴。
為此義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觀也。
3.正教觀察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三、從「當起想念」下至「狀如懸鼓」以來,「正教觀察」。
此明正身威儀,面向西方,守境住心,堅執不移,所期皆應。
4.辨觀成相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四、從「既見日已」下至「明了」以來,「辨觀成相」。
此明標心見日,制想除緣,念念不移,淨相了然而現。
三昧定樂
又,行者初在定中,見此日時,即得三昧定樂,身心內外,融液不可思議。
誡起貪心
當見此時,好須攝心令定,不得上心貪取。若起貪心,心水即動;以心動故,淨境即失,或動,或闇,或黑,或青、黃、赤、白等色,不得安定。見此事時,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搖動不安者,由我貪心動念,致使淨境動滅。」即自安心正念,還從本起,動相即除,靜心還現。既知此過,更不得起增上貪心也。
辨觀邪正
以下諸觀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觀日見日,心境相應,名為正觀;觀日不見日,乃見餘雜境等,心境不相應,故名邪也。
日觀結語
斯乃娑婆之闇宅,觸事無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輝,寄想遠標於極樂。
5.總結
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五、從「是為」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日觀竟。
144 頁
二、水觀
二、就「水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六:
1.總標地體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
一、從「次作水想」下至「內外映徹」以來,「總標地體」。
何故觀水
問答
問曰:前教觀日,為知業相等,故令觀日;今此觀中,又教觀水,有何所以?
水觀所由
況地等平
答曰:日輪常照,以表極樂之長暉;復恐彼地不平,類此穢國之高下。但以娑婆闇宅,唯日能明;此界丘坑,未無高下之處。欲取能平之者,無過於水,示斯可平之相,況彼琉璃之地也。
又,問曰:此界之水,濕而且軟,未審彼地亦同此水也?
況地映徹
答曰:此界之平水,以對彼地,等無高下。又轉水成冰者,對彼琉璃之地,內外映徹也。
地輪映徹
之由
此明彌陀曠劫,等行無偏,正習俱亡,能感地輪之映徹。
水觀作法
問答
又,問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轉水以成冰、轉冰以成琉璃地者,云何作法而令境現?
碗水投塵喻
答曰:若住身威儀,一同前日觀中法。又欲觀水以取定心者,還須對相似之境而觀,即易可得定。行者等,於靜處,取一碗水,著床前地上,好滿盛之,自身在床上坐。當自眉間,著一白物,如豆許大,低頭臨面水上,一心照看此白處,更莫異緣。又,水初在地,波浪不住,臨面觀之,不見面像;為觀不休,漸漸面現。初時面相不住,乍長乍短,乍寬乍狹,乍見不見。此相現時,更須極細用心,不久之間,水波微細,似動不動,面相漸得明現。雖見面上眼耳鼻口等,亦未須取,亦不須妨,但縱身心,知有勿取也;唯取白處,了了觀之,正念守護,勿令失意異緣。當見此時,心漸得住,水性湛然也。
又,行者等,欲識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但觀此水動不動之相,即知自心境現不現、明闇之相也。
又,待水靜時,取一米許,當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動,遍於碗內,自面臨上觀之,其白者即動。更著豆許投之,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見不見。乃至棗等,投之於水,其波轉大,面上白者,及自身頭面,總皆隱沒不現,猶水動故也。
言碗者,即喻身器也。
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
言波浪者,即喻亂想煩惱也。
言漸漸波浪息者,即是制捨眾緣,住心一境也。
言水靜境現者,即是能緣之心無亂,所緣之境不動,內外恬泊,所求之相顯然。
又,細想及粗想,心水即動;心水既動,靜境即失。又細塵及以粗塵,投之寂靜水中,其水波浪即動。
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動不動相,即識自心住不住也。
又,境現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觀也。
往生論
彼國分量
又,天親《讚》(往生論)云:「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此即總明彼國地之分量也。
2.地下莊嚴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二、從「下有金剛七寶」下至「不可具見」以來,正明「地下莊嚴」,即有其七:
幢體無漏
㈠明幢體等是無漏金剛;
擎地莊嚴
㈡明擎地相,顯映莊嚴;
方楞非圓
㈢明方楞具足,表非圓相;
量即非量
㈣明百寶合成,量出塵沙;
光周無際
㈤明寶出千光,光周無邊之際;
光益隨機
㈥明光多異色,色照他方,隨機變現,無時不益也;
新往難悉
㈦明眾光散彩,映絕日輪,新往者睹之,卒難周悉。
讚云:
地下莊嚴讚
地下莊嚴七寶幢,無量無邊無數億。
無生自悟
八方八面百寶成,見彼無生自然悟。
無生寶國永為常,一一寶流無數光。
行者傾心常對目,騰神踴躍入西方。
又讚云:
證果體用
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
大悲薰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餘。
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
又讚云:
歸去來偈
歸去來, 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入涅槃城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3.地上莊嚴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三、從「琉璃地上」下至「分齊分明」以來,正明「地上莊嚴,顯標殊勝」。
依持圓淨
此明依、持、圓、淨:七寶池林等是能依,琉璃寶地是所依;地是能持,池、臺、樹等是所持。
感報圓明
之由
無漏為體
此由彌陀因行周備,致使感報圓明;明淨之義,即「無漏為體」也。
讚云:
地上莊嚴讚
寶地莊嚴無比量,處處光明照十方。
寶閣華臺皆遍滿,雜色玲瓏難可量。
寶雲寶蓋臨空覆,聖眾飛通互往來。
寶幢幡蓋隨風轉,寶樂含輝應念迴。
疑生華胎
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
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薩徐徐授寶衣。
光觸體得成三忍,即欲見佛下金臺。
法侶迎將入大會,瞻仰尊顏讚善哉。
言「金繩」以下,正明黃金作道,狀似金繩也。或以雜寶為地,琉璃作道;或以琉璃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銀為地,百寶作道;或以不可說寶為地,還以不可說寶作道;或以千萬寶為地,二三寶作道。如是轉相間雜,轉共合成,轉相照曜,轉相顯發,光光色色,各各不同,而無雜亂。行者等莫言但有金道,而無餘寶作道也。
4.空裏莊嚴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四、從「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下至「樂器以為莊嚴」以來,正明「空裏莊嚴」,即有其六:
㈠明寶出多光;
㈡明喻顯其相;
㈢明光變成臺;
㈣明光變成於樓閣;
㈤明光變成於華幢;
㈥明光變成於寶樂之音。
又明地上雜寶,一一各出五百色光;一一色光,上湧空中,作一光臺;一一臺中,寶樓千萬,各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說寶以為莊嚴合成也。
言「如華又如星月」者,佛以慈悲,畏人不識,故借喻以顯之。
言「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者,寶地眾多,光明無量,一一光等,化作光臺,遍滿空中。行者等行住坐臥,常作此想。
5.光音說法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五、從「八種清風」下至「無我之音」以來,正明「光變樂音,轉成說法之相」,即有其三:
㈠明八風從光而出;
㈡明風光即出,即鼓樂發音;
㈢明顯說四倒、四真,恆沙等法。
往生論
水觀結語
念佛速滿
《讚》(往生論意)云:「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一念及一時,利益諸群生。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6.總結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六、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明水觀竟。
155 頁
三、地想觀
三、就「地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六:
1.結前生後
此想成時,
一、從「此想成時」,正明「結前生後」。
2.辨觀成相
想心粗見
三昧真見
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睡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
二、從「一一觀之」下至「不可具說」以來,正明「辨觀成相」,即有其六:
㈠明心標一境,不得總雜觀之;
㈡明既專一境,境即現前,既得現前,必令明了;
㈢明境既現心,閉目開目,守令莫失;
㈣明身四威儀,晝夜常念,唯除睡時,憶持不捨;
想心思惟
㈤明凝心不絕,即見淨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見,猶有覺想故;
三昧正受
㈥明想心漸微,覺念頓除,正受相應,證於三昧,真見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說?
斯乃地廣無邊,寶幢非一,眾珍曜彩,轉變彌多,是以勸物傾心,恆如對目。
3.總結
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三、從「是為」下,「總結」。
4.勸發流通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四、從「佛告阿難」下至「說是觀地法」以來,正明「勸發流通,隨緣廣說」,即有其四:
㈠明告命;
㈡明勸持佛語,廣為未來大眾說前觀地之益;
真報佛恩
諸佛出世
本懷
稱佛本願
宿惡無信
不得解脫
宿善能信
念佛必生
㈢明簡機堪受堪信。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若不樂信行者,如《清淨覺經》(卷四意)云:「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此《經》(《平等覺經》卷四、《大阿彌陀經》卷下、《大經》卷下意)又云:「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㈣明正教觀寶地以住心也。
5.顯觀利益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五、從「若觀是地者」下至「心得無疑」以來,正明「顯觀利益」,即有其四:
㈠明指法唯觀寶地,不論餘境。
觀地除障
之由
㈡明因觀無漏之寶地,能除有漏多劫罪也。
捨身必生
㈢明捨身以後,必生淨土。
邊界
宮胎
開華三昧
宮華
㈣明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遊於佛會。
地觀結語
願行已圓
斯乃注心見於寶地,即滅宿障罪愆,願行之業已圓,命盡無疑不往。
今既觀斯勝益,更勸辨知邪正。
6.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六、從「作是觀」以下,正明「辨觀邪正」。邪正義者,前日觀中已說。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明地觀竟。
160 頁
四、寶樹觀
四、就「寶樹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
1.結前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次觀寶樹」以來,正明「告命」,「總舉觀名,結前生後」。
2.觀相儀則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
二、言「觀寶樹」者,重牒觀名也。
言「一一觀之」以下,「生後觀相,正教儀則」。
此明彌陀淨國廣闊無邊,寶樹寶林豈以七行為量也!
七重樹釋
大經上卷意
彌陀經義
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樹,黃金為根,紫金為莖,白銀為枝,瑪瑙為條,珊瑚為葉,白玉為華,真珠為果。如是七重,互為根莖,乃至華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或有一寶為一樹者,或二三四,乃至百千萬億不可說寶為一樹者。此義《彌陀經義》中已廣論竟。故名「七重」也。
言「行」者,彼國林樹雖多,行行整直,而無雜亂。
想釋
言「想」者,未閑真觀,自在隨心,要藉假想以住心,方能證益也。
3.樹之體量
一一樹高,八千由旬。
佛心出樹
樹體無漏之由
往生論
三、從「一一」下至「由旬」以來,正明「樹之體量」。
此明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讚》(往生論)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樹無漸長之由
無生之界
言「量」者,一一樹高三十二萬里,亦無老死者,亦無小生者,亦無初生漸長者,起即同時頓起,量數等齊。何意然者?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
4.雜樹嚴飾
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
四、從「其諸寶樹」下至「以為映飾」以來,正明「雜樹、雜嚴、雜飾異相」,即有其四:
㈠明林樹華葉,間雜不同;
㈡明一一根、莖、枝、條、果等,皆具眾寶;
㈢明一一華葉,轉互不同,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如是轉相間雜;
㈣明更將一切雜寶而嚴飾之。
往生論
又,《讚》(往生論)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無垢光炎熾,明淨曜世間。」
又讚云:
寶樹讚
彌陀淨國寶樹多,
四面垂條,天衣掛繞;
寶雲含蓋,化鳥連聲,
旋轉臨空,奏法音而入會。
他方聖眾,聽響以開心;
本國能人,見形而取悟。
5.樹上空嚴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
五、從「妙真珠網」下至「色中上者」以來,正明「樹上空裏莊嚴相」,即有其七:
㈠明珠網臨空覆樹;
㈡明網有多重;
㈢明宮殿多少;
㈣明一一宮內多諸童子;
㈤明童子身服珠瓔珞;
㈥明瓔珞光照遠近;
㈦明光超上色。
6.無雜自然
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
六、從「此諸寶林」下至「有七寶果」以來,明其「林樹雖多,而無雜亂;華實開時,不從內出」。
華果自然之由
斯乃法藏因深,致使自然而有。
7.華葉色相
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
七、從「一一樹葉」下至「宛轉葉間」以來,正明「華葉色相不同」,即有其五:
㈠明葉量大小,等無差別;
㈡明葉出光色多少;
㈢明恐疑不識,借喻以顯,如天瓔珞;
㈣明葉有妙華,色比天金,相喻火輪;
㈤明迭相顯照,宛轉葉間。
8.果有德用
湧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八、從「湧生諸果」下至「亦於中現」以來,正明「果有不思議德用之相」,即有其五:
㈠明寶果生時,自然湧出;
㈡明借喻以標果相;
㈢明果有神光,化成幡蓋;
㈣明寶蓋圓明,內現三千之界,依正二嚴,種種相現;
蓋現十方國
㈤明十方淨土普現蓋中,彼國人天無不睹見。又,此樹量彌高,縱廣彌闊,華果眾多,神變非一。一一樹既然,遍滿彼國所有諸樹之果眾多,盡皆如此,應知。一切行者,行住坐臥常作此想。
9 辨觀成相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九、從「見此樹已」下至「分明」以來,「辨觀成相」,即有其三:
㈠明結觀成相;
㈡明次第觀之,不得雜亂;
㈢明一一起心住境,先觀樹根,次想莖枝乃至華果,次想網宮,次想童子瓔珞,次想葉量華果光色,次想幡蓋廣現佛事。既能一一次第觀之者,無不明了也。
10.總結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十、從「是為」下,「總結」。
樹觀結語
斯乃寶樹連暉,網簾空殿,華分千色,果現他方。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廣明寶樹觀竟。
169 頁
五、寶池觀
五、就「寶池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1.總舉觀名
牒前生後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
一、從「次當想水」以下,「總舉觀名,即是牒前生後」。
池觀二由
此明寶樹雖精,若無池水,亦未名好。一為不空世界,二為莊嚴依報,為斯義故,有此池渠觀也。
2.池數出處
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
二、從「極樂國土」下至「如意珠王生」以來,正明「池數,並辨出處」,即有其五:
㈠明標指所歸之國。
㈡明池有八數之名。
㈢明一一池岸,七寶合成,正由寶光映徹,通照八德之水,一同雜寶之色,故名寶水也。
㈣明是諸眾寶,體性柔軟。
如意水
八德水釋
彌陀經義
㈤明八池之水皆從如意寶中出,即名如意水。此水即有八種之德:一者清淨潤澤,即是色入攝;二者不臭,即是香入攝;三者輕;四者冷;五者軟,即是觸入攝;六者美,是味入攝;七者飲時調適;八者飲已無患,是法入攝。此八德之義,已在《彌陀義》中廣說竟。
又讚云:
寶池讚
極樂莊嚴安養國,八德寶池流遍滿。
四岸含暉間七寶,水色分明映寶光。
體性柔軟無堅觸,菩薩徐行散寶香。
寶香寶雲成寶蓋,寶蓋臨空覆寶幢。
寶幢嚴儀圍寶殿,寶殿寶鈴垂珠網。
寶網寶樂千重轉,隨機讚歎寶宮樓。
一一宮樓有佛會,恆沙聖眾坐思量。
願此有緣常憶念,捨命同生彼法堂。
3.池溜旋還
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三、從「分為十四支」下至「以為底沙」以來,正明「池分異溜,旋還無亂」,即有其三:
㈠明渠數多少;
㈡明一一渠岸,作黃金色;
㈢明渠下底沙,作雜寶色。
金剛釋
言「金剛」者,即是無漏之體也。
4.水不思議用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
四、從「一一水中」下至「尋樹上下」以來,正明「水有不思議用」,即有其五:
㈠明別指渠名,顯彼莊嚴之相;
㈡明渠內寶華多少;
㈢明華量大小;
㈣明摩尼寶水,流注華間;
如意水
㈤明寶水從渠而出,尋諸寶樹,上下無礙,故名如意水也。
5.水不思議德
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
五、從「其聲微妙」下至「諸佛相好者」以來,正明「水有不可思議德」,即有其二:
水聲說法
㈠明寶水華間流注,微波相觸,即出妙聲,聲中皆說妙法。
極樂說苦
之由
㈡明寶水上岸,尋樹枝、條、華、果、葉等,或上或下,中間相觸,皆出妙聲。聲中皆說妙法:或說眾生苦事,覺動菩薩大悲,勸令引他;或說人天等法;或說二乘等法;或說地前地上等法;或說佛地三身等法。
6.摩尼神德
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六、從「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以來,正明「摩尼多有神德」,即有其四:
㈠明珠王內出金光;
㈡明光化作百寶之鳥;
㈢明鳥聲哀雅,天樂無以比方;
鳥讚念佛
㈣明寶鳥連音,同聲讚歎念佛、法、僧。
三寶德能
然佛是眾生無上大師,除邪向正;法是眾生無上良藥,能斷煩惱毒病,法身清淨;僧是眾生無上福田,但使傾心四事,不憚疲勞,五乘依果,自然應念,所須而至。
池觀結語
其寶珠,前生八味之水,後出種種金光,非直破闇除昏,到處能施佛事。
7.總結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七、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寶池觀竟。
175 頁
六、寶樓觀
六、就「寶樓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一:
1.總舉觀名
牒前生後
眾寶國土,
樓觀之由
初、言「眾寶國土」者,即是「總舉觀名,牒前生後」。
此明淨土雖有寶流灌注,若無寶樓宮閣,亦未為精,為此依報莊嚴,種種圓備也。
2.寶樓住處
一一界上,
二、言「一一界上」者,正明「寶樓住處地界,遍於彼國,樓亦無窮」也。
3.一界樓數
有五百億寶樓。
三、言「有五百億」者,「正顯其數」。一界之上既然,遍滿彼國亦皆如是,應知。
4.閣內莊嚴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四、從「其樓閣中」下至「作天伎樂」以來,正明「閣內莊嚴」。
5.樓外莊嚴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不鼓自鳴
無思成事
五、從「又有樂器」下至「不鼓自鳴」以下,正明「樓外莊嚴」。寶樂飛空,聲流法響,晝夜六時,如天寶幢,無思成自事也。
6.樂讚念佛
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無識說法
六、從「此眾音中」下至「念比丘僧」以來,正明「樂雖無識,即有說法之能」。
7.顯觀成相
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七、從「此想成已」下至「寶池」以來,正明「顯觀成相」。
莊嚴總現
此明專心住境,悕見寶樓,剋念不移,自上莊嚴總現。
8.總結
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八、從「是為」下,「總結」。
9 牒前生後
若見此者,
九、從「若見此者」,「牒前觀相,生後利益」。
10.正顯觀益
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捨身必生
十、從「除無量」下至「生彼國」以來,正明「依法觀察,除障多劫,身器清淨,應佛本心,捨身他世,必往無疑」。
11.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十一、從「作是觀者」下至「邪觀」以來,「辨觀邪正之相」。
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明寶樓觀竟。
179 頁
七、華座觀
七、就「華座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九:
1.敕聽許說
除苦惱法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除苦惱法」以來,正明「敕聽許說」,即有其三:
㈠明告命二人;
㈡明敕聽,令之諦受,正念修行;
㈢明佛為說華座觀法,但能住心緣念,罪苦得除。
2.勸發流通
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二、從「汝等憶持」下至「解說」以來,正明「勸發流通」。
急救常沒
此明觀法深要,急救常沒眾生,妄愛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觀,處處勸修,普得知聞,同昇解脫。
3.二尊許應
住立空中尊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二尊一致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不得為比」以來,正明「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
二尊隱顯之由
斯乃二尊許應無異,直以隱顯有殊;正由器樸之類萬差,致使互為郢匠。
許應同時
言「說是語時」者,正明就此意中,即有其七:
㈠明告勸二人時也。
應聲即現
證得往生
㈡明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也。
正念願生
立即得生
㈢明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來迎本尊常
立不坐問答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空立別意
苦惱機相
來迎佛心
立撮即行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侍無餘眾
㈣明觀音、勢至以為侍者,表無餘眾也。
三尊圓淨
㈤明三尊身心圓淨,光明踰盛也。
佛光遍照
㈥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垢障凡夫何能具睹?
佛光無漏
㈦明佛身無漏,光亦同然,豈將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4.韋提得忍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
韋提是凡
韋提見佛之由
四、從「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下至「作禮」以來,正明「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見國喜歎
見佛悟忍
斯乃序臨淨國,喜歎無以自勝;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5.領荷佛恩
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五、從「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薩」以來,正明「夫人領荷佛恩,為物陳疑,生於後問」。
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現在,蒙尊加念,得睹彌陀;佛滅後眾生,云何可見也?」
6.為物置請
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六、從「未來眾生」下至「及二菩薩」以來,明其「夫人為物置請,使同己見」。
7.總告許說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
七、從「佛告韋提」下至「當起想念」以來,正明「總告許說之言」。
但指兼為問答
問曰:夫人置請,通己為生;及至如來酬答,但指韋提,不通生也?
答曰:佛身臨化,說法以逗機,不請尚自普弘,何論別指而不等備?但以文略故無,兼為之心必有也。
8.教觀方便
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八、從「七寶地上」下至「華想」以來,正明「教觀方便」。
凡見佛境問答
問曰:眾生盲闇,逐想增勞,對目冥若夜遊;遠標淨境,何由可悉?
答曰:若望眾生,惑障動念,徒自疲勞;仰憑聖力遙加,致使所觀皆見。
住心作法
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見也?欲作法者,諸行者等,先於佛像前至心懺悔,發露所造之罪,極生慚愧,悲泣流淚。
悔過既竟,又心口請釋迦佛、十方恆沙等佛。
歸命彌陀
見以不見
皆佛恩力
又念彼彌陀本願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處深。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願得成就。今頓捨身命,仰屬彌陀,見以不見,皆是佛恩力。」
地觀作法
道此語已,更復至心懺悔。竟已,即向靜處,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既住心已,徐徐轉心,想彼寶地,雜色分明。初想不得亂想多境,即難得定;唯觀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
如癡易得
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癡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
二種見
若心得定時,或先有明相現,或可先見寶地等,種種分明不思議者。有二種見:
思惟想見
一者想見,猶有知覺故,雖見淨境,未多明了。
正受真見
二者若內外覺滅,即入正受三昧,所見淨境,即非想見得為比較也。
9 寶華莊嚴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一一脈有八萬四千光,
九、從「令其蓮華」下至「八萬四千光」以來,正明「寶華有種種莊嚴」,即有其三:
㈠明一一華葉,備眾寶色;
㈡明一一葉,有眾多寶脈;
㈢明一一脈,有眾多光色。
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見。
既見華葉已,次想葉間眾寶。次想寶出多光,光成寶蓋。次想華臺,臺上眾寶及珠網等。次想臺上四柱寶幢。次想幢上寶幔。次想幔上寶珠,光明雜色,遍滿虛空,各現異相。
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捨,不久之間,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諸莊嚴,一切顯現,應知。
10.辨觀成相
了了分明,皆令得見。
十、從「了了」下,「辨觀成相」。
11.華葉莊嚴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各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十一、從「華葉小者」下至「遍覆地上」以來,正明「葉葉有種種莊嚴」,即有其六:
㈠明華葉大小;
㈡明華葉多少;
㈢明葉間珠映多少;
㈣明珠有千光;
㈤明一一珠光變成寶蓋;
㈥明寶蓋,上照虛空,下覆寶地。
12.臺上莊嚴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交飾。
十二、從「釋迦毗楞伽」下至「以為交飾」以來,正明「臺上莊嚴之相」。
13.幢上莊嚴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
十三、從「於其臺上」下至「妙寶珠以為映飾」以來,正明「幢上莊嚴之相」,即有其四:
㈠明臺上自有四幢;
㈡明幢之體量大小;
㈢明幢上自有寶幔,狀似天宮;
㈣明幢上自有眾多寶珠,輝光映飾。
14.珠光德用
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十四、從「一一寶珠」下至「施作佛事」以來,正明「珠光有不思議德用之相」,即有其五:
㈠明一一珠有多光;
㈡明一一光各作異色;
㈢明一一光色遍於寶土;
㈣明光所至處,各作異種莊嚴;
㈤明或作金臺、珠網、華雲、寶樂,遍滿十方。
15.總結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十五、從「是為」下,「總結觀名」。
16.願力成華
華座得成
所由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十六、從「佛告阿難」下至「比丘願力所成」以來,正明「華座得成所由」。
17.重顯觀儀
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十七、從「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見面像」以來,正明「重顯觀儀」,如前次第住心,不得雜亂也。
18.結觀成益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除罪得生
十八、從「此想成者」下至「生極樂世界」以來,正明「結觀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19 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華座觀結語
十九、從「作是觀者」下至「名為邪觀」以來,正明「辨觀邪正相」。斯乃華依寶地,葉間奇珍,臺瑩四幢,光施佛事。
上來雖有十九句不同,廣明華座觀竟。
192 頁
八、像觀
八、就「像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三:
1.結前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次當想佛」以來,正明「結前生後」。
問想佛由
言「所以者何」者,是其問也,所以須想佛者何。
2.諸佛應現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答想佛由
應心即現
二、從「諸佛如來」下至「心想中」以來,正明「諸佛大慈,應心即現」,有斯勝益故,勸汝想之。
總舉諸佛
問答
問曰:韋提上請,唯指彌陀;未審如來今總舉諸佛,有何意也?
三身同證
意赴有緣
答曰:欲顯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等齊無二;端身一坐,影現無方;意赴有緣,時臨法界。
法界身三義
言「法界」者,有三義:
心遍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身遍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無礙遍
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所化之境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
能化之身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
願見即見
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但諸行者,若想念中,若夢、定中見佛者,即成斯義也。
3.結勸利益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三、從「是故汝等」下至「從心想生」以來,正明「結勸利益」。
心緣即現
此明標心想佛,但作佛解,從頂至足,心想不捨,一一觀之,無暫休息。或想頂相,或想眉間白毫,乃至足下千輪之相。作此想時,佛像端嚴,相好具足,了然而現。乃由心緣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現;心若不緣,眾相不可見。但自心想作,即應心而現,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
言「八十隨形好」者,佛相既現,眾好皆隨也。此正明如來教諸想者,具足觀也。
是心作佛
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緣相如作也。
是心是佛
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現,即是心佛也;離此心外,更無異佛者也。
心想即現
言「諸佛正遍知」者,此明諸佛得圓滿無障礙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從汝心想而現,似如生也。
行者錯解
法身無相
喻若虛空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
指方立相
不明無相
之由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4.勸觀彼佛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四、從「是故應當」下至「三佛陀」以來,正明「如前所益,專住必成,展轉相教,勸觀彼佛」也。
5.牒前生後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
五、從「想彼佛」者,「牒前生後」。
言「先當想像」者,定所觀境。
6.辨觀成相
像身觀
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六、從「閉目開目」下至「如觀掌中」以來,正明「辨觀成相」,即有其四:
觀像之法
㈠明身四威儀,眼之開合,見一金像,似現目前,常作此想;
㈡明既能觀像,像即須有坐處,即想前華座,想像在上而坐;
㈢明想見像坐已,心眼即開;
㈣明心眼既開,即見金像及彼極樂諸莊嚴事,地上、虛空了然無礙。
又,觀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說。從頂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項、肩、臂、手、指;又,抽心向上想,胸、腹、臍、陰、脛、膝、膞、足、十指、千輪等,一一想之。從上向下名順觀,從下千輪向上名逆觀。如是逆順住心,不久必得成也。又,佛身及華座、寶地等,必須上下通觀。
三觀最要
然十三觀中,此「寶地、寶華、金像」等觀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此一法成者,餘觀即自然了也。
7.結上生後
見此事已,
七、從「見此」以下,「結成上像身觀,生後二菩薩觀」也。
8.成三身觀
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八、從「復當更作一大蓮華」下至「坐右華座」以來,正明「成上三身觀,生後多身觀」。欲觀此二菩薩者,一如觀佛法也。
9 成多身觀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九、從「此想成時」下至「遍滿彼國」以來,正明「結成上多身觀,生後說法相」。
此明諸行者等,行住坐臥,常緣彼國一切寶樹,一切寶樓、華池等。若禮念、若觀想,常作此解也。
10.莊嚴說法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
十、從「此想成時」下至「憶持不捨」以來,正明「因定得見極樂莊嚴,又聞一切莊嚴皆能說於妙法;既見聞此已,恆持莫失,名守定心」也。
11.辨觀邪正
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
十一、從「令與修多羅合」下至「見極樂世界」以來,「辨觀邪正之相」。
12.總結
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十二、從「是為」下,「總結」。
13.修觀現益
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十三、從「作是觀者」下至「得念佛三昧」以來,正明「剋念修觀,現蒙利益」。
像觀結語
像觀之由
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觀難階,是以大聖垂哀,且遣注心形像。
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廣明像觀竟。
202 頁
九、真身觀
九、就「真身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二:
1.正明告命
結前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身相光明」以來,正明「告命」,「結成前像觀,生後真身之觀」也。
2.真佛身相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二、從「阿難當知」下至「金色」以來,正明「顯真佛之身相,踰天金之色」也。
3.身量大小
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三、從「佛身高六十」下至「由旬」以來,正明「身量大小」。
4.總觀身相
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四、從「眉間」下至「菩薩為侍者」以來,正明「總觀身相」,即有其六:
㈠明毫相大小;
㈡明眼相大小;
㈢明毛孔光大小;
㈣明圓光大小;
㈤明化佛多少;
㈥明侍者多少。
5.觀身別相
選擇攝取
光明遍照之文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光益有緣
五、從「無量壽佛」下至「攝取不捨」以來,正明「觀身別相,光益有緣」,即有其五:
㈠明相多少;
㈡明好多少;
㈢明光多少;
㈣明光照遠近;
光偏攝益
㈤明光所及處,偏蒙攝益。
佛光唯攝
念佛問答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光攝三緣
答曰:此有三義:
親緣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近緣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增上緣
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念佛絕比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四十八願
唯明專念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十方諸佛
唯證專念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觀經定散
唯標專念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此例非一也。
廣顯念佛三昧
廣顯念佛三昧竟。
6.結少顯多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
六、從「其光相好」以下,「結少顯多」。輒欲觀者,難為周悉。
7.令心眼見
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七、從「但當憶想」以下,正明「莊嚴微妙,出過凡境,雖未證目前,但當憶想,令心眼見」也。
8.觀益得成
彌陀大慈
普救一切
眾生之文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八、從「見此事者」下至「攝諸眾生」以來,正明「功呈不失,觀益得成」,即有其五:
㈠明因觀得見十方諸佛;
㈡明以見諸佛故,結成念佛三昧;
一佛一切佛
㈢明但觀一佛,即觀一切佛身也;
佛身佛心
㈣明由見佛身故,即見佛心也;
佛心慈悲
普攝一切
㈤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也。
9 捨身得生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九、從「作此觀者」下至「得無生忍」以來,正明「捨身他世得生彼益」也。
10.結勸觀益
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十、從「是故智者」下至「現前授記」以來,重明「結勸修觀利益」,即有其五:
㈠明簡出能修觀人。
㈡明專心諦觀無量壽佛。
㈢明相好眾多,不得總雜而觀,唯觀白毫一相;但得見白毫者,一切眾相自然而現也。
見彌陀即
見十方佛
㈣明既見彌陀,即見十方佛也。
㈤明既見諸佛,即於定中得蒙授記也。
11.總結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十一、從「是為遍觀」以下,「總結」。
12.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十二、從「作此觀」以下,正明「辨觀邪正之相」。
真身觀結語
乘佛本弘
斯乃真形量遠,毫若五山,震響隨機,光沾有識;欲使含靈歸命,注想無遺,乘佛本弘,齊臨彼國。
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明真身觀竟。
210 頁
十、觀音觀
十、就「觀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五:
1.結前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菩薩」以來,正明「結成前真身觀,生後菩薩觀」。
2.總標身相
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二、從「此菩薩身長」下至「皆於中現」以來,正明「總標身相」,即有其六:
㈠明身量大小;
㈡明身色與佛不同;
㈢明肉髻與佛螺髻不同;
㈣明圓光大小;
㈤明化佛侍者多少;
㈥明身光普現五道眾生。
3.天冠化佛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三、從「頂上毗楞伽」下至「二十五由旬」以來,正明「天冠之內,化佛殊異」。
4.面身異色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
四、從「觀音」以下,正明「面色與身色不同」。
5.毫光化佛
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譬如紅蓮華色。
五、從「眉間」下至「蓮華色」以來,正明「毫光轉變,遍滿十方,化侍彌多,更比紅蓮之色」,即有其五:
㈠明毫相作七寶色;
㈡明毫光多少;
㈢明光有化佛多少;
㈣明侍者多少;
㈤明化侍變現,遍滿十方。
6.身服光瓔
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六、從「有八十億光明」下至「莊嚴事」以來,正明「身服光瓔,非眾寶作」。
7.手有悲用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七、從「手掌作五百億」下至「接引眾生」以來,正明「手有慈悲之用」也,即有其六:
㈠明手掌作雜蓮之色;
㈡明一一指端,有八萬印文;
㈢明一一文,有八萬餘色;
㈣明一一色,有八萬餘光;
光體柔軟
㈤明光體柔軟,等照一切;
手接有緣
㈥明以此寶光之手,接引有緣也。
8.足有德用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八、從「舉足時」下至「莫不彌滿」以來,正明「足有德用之相」。
9 餘相同佛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與佛無異;
九、從「其餘身相」以下,「指同於佛」。
10.師徒位別
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十、從「唯頂上」下至「不及世尊」以來,正明「師徒位別,果願未圓,致使二相有虧,表居不足之地」也。
11.總結
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十一、從「是為」下,「總結」。
12.結前生後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
十二、從「佛告阿難」下至「當作是觀」以來,正明「重結前文,生其後益」。
13.勸觀利益
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十三、從「作是觀者」下至「何況諦觀」以來,正明「勸觀利益」。
14.重顯觀儀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
十四、從「若有欲觀觀音」下至「如觀掌中」以來,正明「重顯觀儀,勸物傾心,使沾兩益」。
15.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觀音觀結語
十五、從「作是觀」以下,正明「辨觀邪正相」。
斯乃觀音願重,影現十方,寶手停輝,隨機引接。
上來雖有十五句不同,廣明觀音觀竟。
217 頁
十一、勢至觀
十一、就「勢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三:
1.總舉觀名
次觀大勢至菩薩。
一、從「次觀大勢至」以下,「總舉觀名」。
2.次辨觀相
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
二、從「此菩薩身量大小」以下,「次辨觀相」,即有其五:
㈠明身量,等類觀音;
㈡明身色,等類觀音;
㈢明面相,等類觀音;
㈣明身光相好,等類觀音;
㈤明毫相舒光轉變,等類觀音。
3.正明圓光
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
三、從「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以下,正明「圓光等,不同觀音之相」,即有其四:
㈠明圓光大小;
㈡明光照遠近;
㈢明化佛多少;
㈣明化佛侍者多少。
4.光益有緣
依光立名
依德立名
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四、從「舉身光明」下至「名大勢至」以來,正明「身光遠備,照益有緣,等及他方,皆作紫金之色」,即有其八:
㈠明身光總別不同。
㈡明光照遠近。
㈢明光所觸處,皆作紫金之色。
㈣明但與勢至宿業有緣者,即得睹觸此光。
㈤明但見一毛孔光,即能多見諸佛淨妙身光。此即舉少以顯多益,欲使行之者,悕心渴仰,入觀以證之。
㈥明依光以立名。
光明體用
無漏為體
除苦為用
㈦明光之體用。即無漏為體,故名智慧光;又能除息十方三惡之苦,名無上力,即為用也。
㈧明名大勢至者,此即依德立名也。
5.天冠莊嚴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五、從「此菩薩天冠」下至「皆於中現」以來,正明「天冠莊嚴之相,與觀音不同」,即有其四:
㈠明冠上寶華多少;
㈡明一一華上,寶臺多少;
㈢明一一臺中,映現十方諸佛淨土;
㈣明他方土現,彼此都無增減。
6.肉髻寶瓶
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六、從「頂上肉髻」下至「普現佛事」以來,正明「肉髻寶瓶之相」。
7.餘同觀音
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七、從「餘諸身相」以下,「指同觀音」也。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8.行異觀音
行時地動
八、從「此菩薩行時」下至「如極樂世界」以來,正明「行與觀音不同相」,即有其四:
㈠明行不同相;
㈡明震動遠近相;
㈢明所震動處華現多;
㈣明所現之華,高而且顯,多諸瑩飾,以類極樂莊嚴也。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9 坐異觀音
坐時聖現
九、從「此菩薩坐時」下至「度苦眾生」以來,正明「坐不同觀音相」,即有其七:
㈠明坐相;
㈡明先動本國相;
㈢明次動他方遠近相;
㈣明動搖下上佛剎多少相;
㈤明彌陀、觀音等,分身雲集相;
㈥明臨空側塞,皆坐寶華;
㈦明分身說法,各應所宜。
極樂度苦問答
彌陀經
問曰:《彌陀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何故此經分身說法乃云「度苦」者,有何意也?
二種苦樂
答曰:今言苦樂者有二種:一者三界中苦樂,二者淨土中苦樂。
三界苦樂
言「三界苦樂」者:苦則三塗八苦等,樂則人天五欲、放逸繫縛等樂;雖言是樂,然是大苦,畢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
淨土苦樂
言「淨土苦樂」者:苦則地前望地上為苦,地上望地前為樂;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上智證望下智證為樂。此例舉一可知也。
極樂度苦
無漏為體
大悲為用
今言「度苦眾生」者,但為進下位令昇上位,轉下證令得上證,稱本所求即名為樂,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畢竟常住,離於分段之生滅,更就何義名為苦也?
10.辨觀邪正
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觀。
十、從「作此觀者」下至「十一觀」以來,正明「辨觀邪正,總結分齊」。
11.修觀利益
觀此菩薩者,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十一、從「觀此菩薩者」以下,正明「修觀利益,除罪多劫」。
12.重生後益
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
十二、從「作此觀者」下至「淨妙國土」以來,正明「總結前文,重生後益」。
13.總辨觀成
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十三、從「此觀成」以下,正明「總牒二身,辨觀成相」。
勢至觀結語
斯乃勢至威高,坐搖他國,能使分身雲集,演法利生,永絕胞胎,常遊法界。
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廣解勢至觀竟。
226 頁
十二、普觀
十二、就「普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六:
1.牒前生後
見此事時,
一、從「見此事時」以下,正明「牒前生後」。
2.作自生想
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
二、從「當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以來,正明「凝心入觀,即常作自往生想」,即有其九:
㈠明自生想;
㈡明向西想;
㈢明坐華想;
㈣明華合想;
㈤明華開想;
㈥明寶光來照身想;
㈦明既蒙光照,作眼開想;
㈧明眼目既開,作見佛菩薩想;
㈨明聞法想。
3.定散常憶
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
三、從「與十二部經合」下至「不失」以來,正明「定散無遺,守心常憶」。一則觀心明淨,二則諸惡不生。由內與法樂相應,外則無三邪之障。
4.觀成之益
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四、從「見此事」以下,明「觀成之益」。
5.總結
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五、從「是為」下,「總結」。
6.三身護念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六、從「無量壽」下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以來,正明「重舉能觀之人,即蒙彌陀等三身護念之益」。
普觀結語
斯乃群生注念,願見西方依正二嚴,了了常如眼見。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解普觀竟。
229 頁
十三、雜想觀
1.正明告命
結勸生後
十三、就「雜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正明「告命,結勸生後」。
2.觀像表真
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易境轉觀之由
二、從「先當觀於一丈六」以下,正明「觀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來教諸眾生易境轉心入觀,或在池水華上,或在寶宮寶閣內,或在寶林寶樹下,或在寶臺寶殿中,或在虛空、寶雲、華蓋之內:如是等處: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為令機境相稱,易得成故也。
3.境大心小
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雜觀之由
三、從「如先所說」下至「非心力所及」以來,正明「境大心小,卒難成就,致使聖意悲傷,勸觀於小」。
4.佛力觀成
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四、從「然彼如來」下至「必得成就」以來,正明「凡心狹小,聖量彌寬,注想無由,恐難成就」。
結歸願力
斯乃不以小故難成,不由大故不現,「直是彌陀願重,致使想者皆成」。
5.比較顯勝
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五、從「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以來,正明「比較顯勝」。想像尚自得福無量,何況觀於真佛者,得益之功更甚。
6.佛像皆真
如意變現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能觀所觀
六、從「阿彌陀」下至「丈六八尺」以來,正明「能觀所觀佛像,雖身有大小,明皆是真」,即有其三:
㈠明彌陀身通無礙,隨意遍周。
二種如意
言「如意」者有二種:
如眾生意
一者如眾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
如彌陀意
二者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
㈡明或現大身,或現小身;
㈢明身量雖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7.光相同真
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七、從「所現之形」以下,正明「身雖大小有殊,光相即與真無異」。
8.二侍身同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
八、從「觀世音菩薩」以下,正明「指同前觀,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
9 勸觀二別
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
九、從「眾生但觀首相」以下,正明「勸觀二別」。
觀音頂佛
勢至頂瓶
云何二別?觀音頭首上,有一立化佛;勢至頭首之上,有一寶瓶。
10.三聖宿願
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十、從「此二菩薩」以下,正明「彌陀、觀音、勢至等,宿願緣重,誓同捨惡,等至菩提,影響相隨,遊方化益」。
11.總結
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十一、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解雜想觀竟。
十三觀總結
答請定善
上從「日觀」下至「雜想觀」以來,總明世尊答前韋提第四請云「教我思惟、正受」兩句。
233 頁
十三觀總讚
總讚云:
日水
初教日觀除昏闇,想水成冰淨內心。
寶地
地下金幢相映發,地上莊嚴億萬重。
寶雲寶蓋臨空轉,人天音樂互相尋。
寶樹寶池
寶樹垂瓔間雜果,池流德水注華中。
寶樓
寶樓寶閣皆相接,光光相照等無蔭。
華座
三華獨迥超眾座,四幢承縵網珠羅。
金像
稟識心迷由未曉,住心觀像靜坐彼。
真身
一念心開見真佛,身光相好轉彌多。
觀音
救苦觀音緣法界,無時不變入娑婆。
勢至
勢至威光能震動,隨緣照攝會彌陀。
歸去來
歸去來, 極樂安身實是精。
普觀
正念西歸華含想,見佛莊嚴說法聲。
雜觀
復有眾生心帶惑,緣真上境恐難成。
致使如來開漸觀,華池丈六等金形。
變現靈儀雖大小,應物時宜度有情。
專心念佛
普勸同生知識等,專心念佛向西傾。
又,就前請中:
總明依報
初、從「日觀」下至「華座觀」以來,總明依報。
總明正報
二、從「像觀」下至「雜想觀」以來,總明正報。
定善門義
上來雖有依正二報不同,廣明定善一門義竟。
觀經正宗分定善義 卷第三
念佛延促之文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正定業之文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散善義─
237 頁
觀經正宗分散善義 卷第四
沙門 善導 集記
散 善 義
三福正因
九品正行
從此以下,次解三輩散善一門之義。就此義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
三福釋
今言三福者:
第一福世善
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來未聞佛法,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第二福戒善
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迴向,盡得往生。
第三福行善
第三福者:名為行善。此是發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勸有緣,捨惡持心,迴生淨土。
迴生正因
福善之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迴亦得生。
無福惡機
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人也。
言九品者,至文當辨,應知。今略料簡三福差別義意竟。
238 頁
十四、上輩觀
十一門料簡
十四、就「上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
總明告命
㈠者總明告命;
辨定其位
㈡者辨定其位;
總舉有緣
㈢者總舉有緣之類;
三心正因
㈣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簡機堪否
㈤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
受法不同
㈥者正明受法不同;
修業延促
㈦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
迴向願生
㈧者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
臨終聖迎
㈨者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
華開遲疾
㈩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華開得益
㈯者明華開以後,得益有異。
十一門義
亙通九品
今此十一門義者,約對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為一百番義也。
又,此十一門義,就上輩文前總料簡亦得,或就中下輩文前各料簡亦得。
文有具略
理合皆有
廣開依行
又,此義若以文來勘者,即有具不具;雖有隱顯,若據其道理,悉皆合有。為此因緣,故須廣開顯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識也。
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上輩三品義意竟。
240 頁
上品上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二:
1.總明告命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2.辨定其位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則雙標二意:
㈠明「告命」;
大乘上凡
㈡明「辨定其位」,此即「修學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3.總舉有生
即便往生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三、從「若有眾生」下至「即便往生」以來,正明「總舉有生之類」,即有其四:
㈠明能信之人;
㈡明求願往生;
㈢明發心多少;
㈣明得生之益。
4.辨定三心
以為正因
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
二者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四、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以來,正明「辨定三心,以為正因」,即有其二:
世尊意密
㈠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
㈡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
242 頁
至誠心釋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
真實心
真實解
真實行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眾生機相
雜毒之善
虛假之行
非真實業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安心起行
雜毒不生之由
彌陀真實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二種真實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
自利真實
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
真實厭離
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
真實欣求
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
口業讚歎
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口業毀厭
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
身業禮敬
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身業厭捨
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意業憶念
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
意業厭捨
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244 頁
深心釋
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機法二種
深信之文
第一深信
自無出離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第二深信
乘願定生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第三深信
使人欣慕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第四深信
諸佛證勸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就人立信
第五深信
唯信佛語
三遣三即
三隨順
三是名
真佛弟子相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第六深信
必不誤生
果人已滿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
因人未滿
果人為定
三印
三無
除佛以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
六正
因人非定
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
果人了義
因人不了
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
唯信果人
不信因人
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第七深信
無有退動
二別三異
四重破人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問答
第一破
解行不同人
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經論來相妨難,證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怯退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云不生者,行者即報云:「仁者,雖將經論來證道不生,如我意者,決定不受汝破。
何以故一
盡信諸經
四別
諸經通途
今經別益
增長成就
往生信心
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諸經論,盡皆仰信。然佛說彼經時,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又,說彼經時,即非說《觀經》《彌陀經》等時。然佛說教備機,時亦不同,彼即通說人天、菩薩之解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及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為此因緣,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使汝等百千萬億道不生者,唯增長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第二破
地前菩薩
增長成就
清淨信心
又,行者更向說言:「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
何以故二
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第三破
地上菩薩
增長成就
決定上上信心
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以上、十地以來,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云『釋迦佛指讚彌陀,毀呰三界六道,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餘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虛妄,不可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
何以故三
五實
二異
菩薩不違佛
何以故?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
第四破
化佛報佛
畢竟不起
一念疑心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讚、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餘善迴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
何以故四
一佛一切佛
諸佛道同
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
四同
二所化
諸佛證誠
六惡
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二同
三所
不問罪福
專念得生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就行立信
正雜二行
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此名「就人立信」也。
五正行之文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正依三經
讀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觀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禮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稱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讚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正定業之文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助業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雜行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正行之得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雜行之失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故名「深心」。
252 頁
迴向發願心釋
迴善向
迴心向
「三者迴向發願心」。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
如實願生心
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
由若金剛
見學解行
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迴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念佛往生
得否問答
七惡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道不得往生,或云:「汝等眾生,曠劫以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
無礙圓解
教益多門
待對五譬
入出二門
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
有緣要行
隨緣起行
四有緣
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
二欲學
學解須圓
學行須專
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254 頁
說喻守護
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
人向西行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
水火二河
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
中間白道
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
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
水火濕燒
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
空迥無人
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
怖死向西
見河思惟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三正欲
正欲倒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
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
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
三定死
任死西歸
既有此道
必應可度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忽聞遣喚
釋迦發遣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彌陀招喚
正念直來
我能護汝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尋道直進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群賊來妨
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
一心念道
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
直到彼岸
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合喻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
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
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
二河白道意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
眾生願生白道
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
東岸發遣意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
西岸招喚意
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此遣彼喚
信順二尊之意
彌陀願力白道
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二迴向
往相迴向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
還相迴向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三心結語
無行不成
具三必生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通攝定善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5.簡機堪能
當得往生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
6.受法不同
三種功德
五、從「復有三種眾生」以下,正明「簡機,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何等為三?
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
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三者修行六念。
六、從「何等為三」下至「六念」以來,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慈心不殺
最上妙戒
合第一福
止行二善
㈠明「慈心不殺」:然殺業有多種,或有口殺,或有身殺,或有心殺。言口殺者,處分許可,名為口殺;言身殺者,動身手等指授,名為身殺;言心殺者,思念方便計較等,名為心殺。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亦是最上勝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殺」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殺,故名止善,教他不殺,故名行善;自他初斷,名止善,畢竟永除,名行善。雖有止、持二善,總結成慈下行也。
具諸戒行
合第二福
言「具諸戒行」者:若約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約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薩戒。此戒若以位約者,當此上輩三位者,即名菩薩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轉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讀誦大乘
合第三福
㈡明「讀誦大乘」者:此明眾生性習不同,執法各異。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為能;次第二人,唯將讀誦大乘為是。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機,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若以德用來比較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讀誦大乘」也。
修行六念
合第三福
㈢明「修行六念」者:所謂念佛、法、僧,念戒、捨、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
專念彌陀
他盡成道
我虛流轉
不勝悲嘆
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一切諸佛亦如是。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並諸眷屬菩薩僧。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又,念天者,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此等難行之行已過,三祇之劫已超,萬德之行已成,灌頂之位已證;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無際以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忽思忖此事,不勝心驚悲嘆者哉!
7.迴向願生
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各迴所修
七、從「迴向發願」以下,正明「各各迴前所修之業,向所求處」。
8.修業延促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八、從「具此功德」以下,正明「修行時節延促」。
念佛延促之文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三福無分
人皮畜生
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種盡具。或有人三種無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
不問具否
迴盡得生
又,不問具三不具三,迴盡得往生,應知。
9 臨終聖接
報佛兼化
寶宮隨眾
金剛臺迎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九、從「生彼國時」下至「往生彼國」以來,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十一:
㈠明標定所歸之國;
較量功德
㈡明重顯其行,指出決定精勤者,亦是較量功德強弱;
報佛自來
㈢明彌陀化主,身自來赴;
㈣明「觀音」以下,更顯無數大眾等,皆從彌陀來迎行者;
㈤明寶宮隨眾;
㈥明重觀音、勢至共執金臺,至行者前;
㈦明彌陀放光,照行者之身;
報佛兼化
同時接手
㈧明佛既舒光照及,即與化佛等同時接手;
㈨明既接昇臺,觀音等同聲讚勸行者之心;
㈩明自見乘臺從佛;
㈯正明去時遲疾。
10.華開遲疾
生彼國已,
無華合障
十、從「生彼國」以下,正明「金臺到彼,更無華合之障」。
11.金臺得益
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到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十一、從「見佛色身」下至「陀羅尼門」以來,正明「金臺到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
㈠者初聞妙法,即悟無生;
㈡者須臾歷事,次第授記;
㈢者本國他方,更證聞持二益。
12.總結
是名上品上生者。
十二、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解上品上生義竟。
266 頁
上品中生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1.總舉位名
上品中生者:
大乘次凡
一、從「上品中生者」以下,「總舉位名」,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
2.受法不同
迴向願生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二、從「不必受持」下至「生彼國」以來,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門」中,「迴所修業,定指西方」,即有其四:
㈠明受法不定。或得讀誦、不得讀誦。
㈡明善解大乘空義。或聽聞諸法一切皆空,生死無為亦空,凡聖明闇亦空,世間六道、出世間三賢十聖等,若望其體性,畢竟不二;雖聞此說,其心坦然,不生疑滯也。
二種因果
㈢明深信世、出世苦樂二種因果。此等因果及諸道理,不生疑謗;若生疑謗,即不成福行,世間果報尚不可得,何況得生淨土?
合第三福
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
㈣明迴前所業,標指所歸。
3.臨終聖接
報佛大眾
紫金臺迎
我來迎汝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
三、從「行此行者」下至「迎接汝」以來,正明「彌陀與諸聖眾,持臺來應」,即有其五:
㈠明行者命延不久;
報佛自來
㈡明彌陀與眾自來;
㈢明侍者持臺至行者前;
㈣明佛與聖眾,同聲讚歎,述本所修之業;
告言來迎之由
破行者疑
㈤明佛恐行者懷疑,故言「我來迎汝」。
4.去時遲疾
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四、從「與千化佛」下至「七寶池中」以來,正明「第九門」中,「眾聖授手,去時遲疾」,即有其五:
報佛兼化
同時授手
㈠明彌陀與千化佛,同時授手;
㈡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見身已坐紫金之臺;
㈢明既自見坐臺,合掌仰讚彌陀等眾;
㈣明正去時遲疾;
㈤明到彼止住寶池之內。
5.華開遲疾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
得臺不同之由
五、從「此紫金臺」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由行強故,上上即得金剛臺;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臺,生在寶池,逕宿如開也。
6.華開得益
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六、從「佛及菩薩,俱時放光」下至「得不退轉」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五:
㈠明佛光照身;
㈡明行者既蒙照體,目即開明;
㈢明人中所習,到彼眾聲所彰,還聞其法;
㈣明既得眼開聞法,即下金臺,親到佛邊,歌揚讚德;
㈤明逕時七日,即得無生。
此間七日
彼處一念
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此間逕於七日者,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7.他方得益
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
七、從「應時即能飛至十方」下至「現前授記」以來,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
㈠明身至十方;
㈡明一一歷供諸佛;
㈢明修多三昧;
㈣明延時得忍;
㈤明一一佛邊,現蒙授記。
8.總結
是名上品中生者。
八、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上品中生竟。
273 頁
上品下生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1.總舉位名
上品下生者:
大乘下凡
一、從「上品下生者」以下,「總舉位名」,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也。
2.受法不同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
不深信因果之相
深信因果之相
二、從「亦信因果」下至「無上道心」以來,正明「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千佛遶身
無由可救
㈠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為「亦」;或可亦同前深信也。又,雖信不深,善心數退,惡法數起,此乃由不深信苦樂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
㈡明信雖間斷,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謗。若起疑謗者,縱使千佛遶身,無由可救也。
諸善無功
淨土菩提心
合第三福
㈢明以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此義第三福中已明竟。
3.迴向願生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三、從「以此功德」以下,正明「第八門」中,「迴前正行,向所求處」。
4.臨終聖接
報佛兼化
金蓮華迎
我來迎汝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四、從「行者命欲終時」下至「七寶池中」以來,正明「第九門」中,「臨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九:
㈠明命延不久。
報佛來應
㈡明彌陀與諸聖眾,持金華來應。
化佛授手
㈢明化佛同時授手。
㈣明聖眾同聲等讚。
㈤明行者罪滅,故云「清淨」;述本所修,故云「發無上道心」。
告言來迎之由
行者有疑
㈥明行者雖睹靈儀,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聖眾同聲告言「我來迎汝。」
㈦明既蒙告及,即見自身已坐金華之上,籠籠而合。
㈧明隨佛身後,一念即生。
㈨明到彼在寶池中。
5.華開遲疾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五、從「一日一夜」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6.華開得益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
六、從「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
7.他方得益
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七、從「遊歷十方」下至「住歡喜地」以來,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後益也。
8.總結
是名上品下生者。
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八、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上品下生竟。
上輩讚
讚云:
上行上根
上輩上行上根人,求生淨土斷貪瞋。
就行分品
五門助因
就行差別分三品,五門相續助三因。
一日七日專精進,畢命乘臺出六塵。
慶哉難逢今得遇,永證無為法性身。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上輩一門之義竟。
278 頁
十五、中輩觀
十一門科
十五、就「中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
總明告命
㈠者總明告命;
辨定其位
㈡者正明辨定其位;
總舉有緣
㈢者正明總舉有緣之類;
三心正因
㈣者正明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簡機堪否
㈤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
受法不同
㈥者正明受法不同;
修業延促
㈦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
迴向願生
㈧者正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
臨終聖迎
㈨者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
華開遲疾
㈩者正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華開得益
㈯者正明華開以後,得益有異。
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中輩三品竟。
279 頁
中品上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1.總明告命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總明告命」。
2.辨定其位
中品上生者:
小乘上凡
二、從「中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3.受法不同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三、從「若有眾生」下至「無眾過患」以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㈠明簡機,堪與不堪。
㈡明受持小乘齋戒等。
㈢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
合第二福
㈣明雖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設有餘愆,恆須改悔,必令清淨: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然修戒時,或是終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時等,此時亦不定,大意皆畢命為期,不得毀犯也。
4.迴向願生
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四、從「以此善根迴向」以下,正明「第八門」中,「迴所修業,向所求處」。
5.臨終聖接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五、從「臨命終時」下至「極樂世界」以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六:
㈠明命延不久;
佛兼小眾之由
㈡明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之眾也;
㈢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
㈣明佛為說法,又讚出家離多眾苦:種種俗緣、家業、王官、長征、遠防等。汝今出家,仰於四輩,萬事不憂,迥然自在,去住無障,為此得修道業,是故讚云「離眾苦」也;
㈤明行者既見聞已,不勝欣喜,即自見身已坐華臺,低頭禮佛;
低頭在此
舉頭在彼
㈥明行者低頭在此,舉頭已在彼國也。
6.華開遲疾
蓮華尋開;
六、從「蓮華尋開」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7.華開得益
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八解脫」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
㈠明寶華尋發。此由戒行精強故也;
㈡明法音同讚四諦之德;
㈢明到彼聞說四諦,即獲羅漢之果。
言「羅漢」者,此云無生,亦云無著。因亡故無生,果喪故無著。
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也。
言「八解脫」者,內有色、外觀色,一解脫;內無色、外觀色,二解脫;不淨相,三解脫;四空及滅盡,總成八也。
8.總結
是名中品上生者。
八、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中品上生竟。
284 頁
中品中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1.辨定其位
中品中生者:
小乘下凡
一、從「中品中生」者,「總舉行名,辨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2.簡機受法
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
二、從「若有眾生」下至「威儀無缺」以來,正明「第五、六、七門」中,「簡機、時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
㈠明受持八戒齋;
㈡明受持沙彌戒;
㈢明受持具足戒。
合第二福
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淨無犯;乃至輕罪,如犯極重之過。三業威儀,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應知。
3.迴向願生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三、從「以此功德」以下,正明「迴所修業,向所求處」。
4.臨終聖接
空中聲讚
我來迎汝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
四、從「戒香熏修」下至「七寶池中」以來,正明「第九門」中,「行者終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八:
㈠明命延不久;
㈡明彌陀與諸比丘眾來;
㈢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
㈣明比丘持華來現;
㈤明行者自見聞空聲等讚;
告言來迎之由
㈥明佛讚言「汝深信佛語,隨順無疑,故來迎汝」;
㈦明既蒙佛讚,即見自坐華座,坐已華合;
㈧明華既合已,即入西方寶池之內。
5.華開遲疾
經於七日,蓮華乃敷;
五、從「經於七日」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6.華開得益
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六、從「華既敷已」下至「成羅漢」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即有其四:
㈠明華開見佛;
㈡明合掌讚佛;
㈢明聞法得於初果;
㈣明經半劫已,方成羅漢。
7.總結
是名中品中生者。
七、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中生竟。
288 頁
中品下生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1.辨定其位
中品下生者:
世善上凡
一、從「中品下生」以下,正明「總舉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2.簡機受法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
二、從「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以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㈠明簡機;
合第一福
㈡明孝養父母,奉順六親,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
天性柔善
㈢明此人性調柔善,不簡自他,見物遭苦,起於慈敬;
非為出離
㈣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見聞佛法,亦不解悕求,但自行孝養也,應知。
3.臨終遇法
四十八願
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三、從「此人命欲終時」下至「四十八願」以來,正明「第八門」中,「臨終遇逢佛法,時節分齊」。
4.得生之益
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四、從「聞此事已」下至「極樂世界」以來,正明「第九門」中,「得生之益,去時遲疾」也。
5.華開不開
經七日已,
五、從「生經七日」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不開為異」。
6.華開得益
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六、從「遇觀世音」下至「成羅漢」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
㈠明逕時以後,得遇觀音、大勢;
㈡明既逢二聖,得聞妙法;
㈢明逕一小劫以後,始悟羅漢也。
7.總結
是名中品下生者。
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七、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下生竟。
中輩讚
讚云:
中行中根
中輩中行中根人,一日齋戒處金蓮。
孝養父母教迴向,為說西方快樂因。
佛與聲聞眾來取,直到彌陀華座邊。
百寶華籠經七日,三品蓮開證小真。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中輩一門之義竟。
292 頁
十六、下輩觀
十一門科
十六、就「下輩觀」善惡二行,文前料簡,即為十一門:
總明告命
㈠者總明告命;
辨定其位
㈡者辨定其位;
總舉有緣
㈢者總舉有緣生類;
三心正因
㈣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簡機堪否
㈤者簡機,堪與不堪;
受苦樂法
㈥者明受苦樂二法不同;
修業延促
㈦者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
迴向願生
㈧者明迴所修行,向所求處;
臨終聖迎
㈨者明臨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
華開遲疾
㈩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華開得益
㈯者明華開以後,得益有異。
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總料簡下輩三位竟。
293 頁
下品上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九:
1.正明告命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正明「告命」。
2.辨定其位
下品上生者:
十惡輕罪
二、從「下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惡輕罪凡夫人」也。
3.簡機造惡
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無有慚愧」以來,正明「第五門」中,「簡機,舉出一生以來,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五:
㈠明總舉造惡之機;
㈡明造作眾惡;
㈢明雖作眾罪,於諸大乘,不生誹謗;
㈣明重牒造惡之人,非智者之類也;
㈤明此等愚人,雖造眾罪,總不生愧心。
4.臨終遇法
六字佛名
一稱往生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生死之罪」以來,正明「造惡人等,臨終遇善聞法」,即有其六:
命延不久
㈠明命延不久;
忽遇知識
㈡明忽遇往生善知識;
為讚眾經
㈢明善人為讚眾經;
除罪千劫
㈣明以聞經功力,除罪千劫;
轉教稱名
㈥明以稱彌陀名故,除罪五百萬劫。
除罪五百萬劫
㈤明智者轉教稱念彌陀之號;
聞經稱佛
除罪比較問答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5.臨終聖接
稱佛名故
諸罪消滅
我來迎汝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五、從「爾時彼佛」下至「生寶池中」以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化眾來迎,去時遲疾」,即有其六:
應聲來現
㈠明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
㈡明化眾既已身現,即同讚行人;
選擇化讚
望佛願意
唯勸稱名
稱名要益
㈢明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
㈣明既蒙化眾告及,即見光明遍室;
光照命終
㈤明既蒙光照,報命尋終;
㈥明乘華從佛,生寶池中。
6.華開遲疾
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六、從「經七七日」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7.華開得益
始發勝心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得入初地」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五:
㈠明觀音等先放神光;
㈡明身赴行者寶華之側;
㈢明為說前生所聞之教;
㈣明行者聞已,領解發心;
㈤明遠逕多劫,證臨百法之位也。
8.總結
是名下品上生者。
八、從「是名」以下,「總結」。
9 重舉行益
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聞三寶名,即得往生。
通念三寶
九、從「得聞佛名」以下,「重舉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獨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上來雖有九句不同,廣解下品上生竟。
299 頁
下品中生
次就「下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1.總明告命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總明告命」。
2.辨定其位
下品中生者:
破戒次罪
二、從「下品中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也。
3.簡機造業
定入地獄
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應墮地獄」以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造業」,即有其七:
㈠明總舉造惡之機。
㈡明多犯諸戒。
㈢明偷盜僧物。
㈣明邪命說法。
㈤明總無愧心。
㈥明兼造眾罪,內心發惡,外即身口為惡;既自身不善,又見者皆憎,故云諸惡心自莊嚴也。
㈦明驗斯罪狀,定入地獄。
4.善惡來迎
獄火俱至
臨終遇法
聞名往生
臨終聖接
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即得往生」以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善惡來迎」,即有其九:
罪命不久
㈠明罪人命延不久;
獄火來現
㈡明獄火來現;
忽遇知識
㈢明正火現時,遇善知識;
讚彌陀德
㈣明善人為說彌陀功德;
聞名罪除
㈤明罪人既聞彌陀名號,即除罪多劫;
火變為風
㈥明既蒙罪滅,火變為風;
天華來應
㈦明天華隨風來應,羅列目前;
化眾來迎
㈧明化眾來迎;
一念往生
㈨明去時遲疾。
5.華開遲疾
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
五、從「七寶池中」下至「六劫」以來,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6.華開得益
始發勝心
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六、從「蓮華乃敷」下至「發無上道心」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三:
㈠明華既開已,觀音等梵聲安慰;
㈡明為說甚深妙典;
㈢明行者領解發心。
7.總結
是名下品中生者。
七、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下品中生竟。
304 頁
下品下生
次就「下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1.總明告命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總明告命」。
2.辨定其位
下品下生者:
五逆重罪
二、從「下品下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
3.簡機造惡
獄報無窮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受苦無窮」以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七:
㈠明造惡之機。
㈡明總舉不善之名。
㈢明簡罪輕重。
㈣明總結眾惡,非智人之業。
㈤明造惡既多,罪亦非輕。
㈥明非業不受其報,非因不受其果;因業既非是樂,果報焉能不苦也!
㈦明造惡之因既具,酬報之劫未窮。
逆謗除取問答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攝抑二門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
未造抑止
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已造攝取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雖生華合
華內三障
雖得生彼,華合逕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以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
華中多劫
猶勝阿鼻
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4.念佛現益
苦逼失念
轉教口稱
十聲往生
六字佛名
臨終聖接
金蓮如日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四、從「如此愚人」下至「生死之罪」以來,正明「聞法念佛,得蒙現益」,即有其十:
五逆罪人
㈠明重牒造惡之人;
命延不久
㈡明命延不久;
忽遇知識
㈢明臨終遇善知識;
教念佛名
㈣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
苦逼失念
㈤明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
轉教口稱
㈥明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
聲聲無間
㈦明念數多少,聲聲無間;
念念逆除
㈧明除罪多劫;
正念華迎
㈨明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
直歸本國
㈩明去時遲疾,直到所歸之國。
5.華開遲疾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五、從「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6.華開得益
始發勝心
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六、從「觀音大勢」下至「發菩提心」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三:
㈠明二聖為宣甚深妙法;
㈡明除罪歡喜;
㈢明後發勝心。
7.總結
是名下品下生者。
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七、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下品下生竟。
下輩讚
讚云:
下行下根
十惡五逆
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
四重謗法
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
獄火雲集
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
急勸專稱
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
尋聲佛到
一念往生
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
始發菩提
三華障重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
十三定善因請
九品散善自開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下輩一門之義竟。
前明十三觀以為定善,即是韋提致請,如來已答;後明三福九品,名為散善,是佛自說:雖有定散兩門有異,總解正宗分竟。
310 頁
叁、得益分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舉,次辨。即有其七:
1.牒前生後
說是語時,
初、言「說是語」者,正明「總牒前文,生後得益之相」。
2.能聞法人
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
二、從「韋提」以下,正明「能聞法人」。
3.光臺見國
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
三、從「應時即見極樂」以下,正明「夫人等,於上光臺中,見極樂之相」。
4.韋提得忍
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四、從「得見佛身及二菩薩」以下,正明「夫人於第七觀初,見無量壽佛時,即得無生之益」。
5.侍女求生
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
五、從「侍女」以下,正明「睹斯勝相,各發無上之心,求生淨土」。
6.侍女蒙記
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
六、從「世尊悉記」以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記,皆生彼國,即獲現前三昧」。
7.諸天發心
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觀經七稀奇益
二見五聞
七、從「無量諸天」以下,正明前厭苦緣中,釋梵護世諸天等,從佛王宮,臨空聽法:或見釋迦毫光轉變,或見彌陀金色靈儀,或聞九品往生殊異,或聞定散兩門俱攝,或聞善惡之行齊歸,或聞西方淨土對目非遠,或聞一生專精決志、永與生死分流。「此等諸天,既聞如來廣說稀奇之益,各發無上之心」。
聞說獲益之由
斯乃佛是聖中之極,發語成經,凡惑之類蒙餐,能使聞之獲益。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得益分竟。
313 頁
肆、流通分
四、次明「流通分」。於中有二:
王宮流通
㈠明王宮流通;
耆闍流通
㈡明耆闍流通。
王宮流通
今先就王宮流通分中,即有其七:
1.請發之由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一、從「爾時阿難」以下,正明「請發之由」。
2.答問經名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二、從「佛告阿難」以下,正明「如來雙標依正,以立經名」;又能依經起行,三障之雲自卷,答前初問「云何名此經」一句。
3.答問受持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三、從「汝當受持」以下,答前後問「云何受持」一句。
4.念觀比較
聞名除罪
何況憶念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四、從「行此三昧者」下至「何況憶念」以來,正明「比較顯勝,勸人奉行」,即有其四:
㈠明總標定善,以立三昧之名;
㈡明依觀修行,即見三身之益;
能行教機
㈢明重舉能行教之機;
㈣正明比較顯勝,但聞三身之號,尚滅多劫罪愆,何況正念歸依而不獲證也。
5.絕讚念佛
芬陀華喻之文
二聖為友之文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念佛絕比
五、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以來,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即有其五:
專念佛名
㈠明專念彌陀佛名。
㈡明指讚能念之人。
㈢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稀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
芬陀利華釋
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稀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
五種嘉譽之文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二聖影護
㈣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生諸佛家
㈤明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
6.選擇付囑
唯囑持名之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六、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要弘廢立之文
(念觀廢立)
望佛本願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7.聞皆喜躍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聞所未聞
見所未見
歡喜踴躍
七、從「佛說此語時」以下,正明「能請、能傳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遇餐甘露,喜躍無以自勝」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王宮流通分竟。
伍、耆闍會
五、就「耆闍會」中,亦有其三:
1.序分
步空還山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
一、從「爾時世尊」以下,明「耆闍序分」。
2.正宗分
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
二、從「爾時阿難」以下,明「耆闍正宗分」。
3.流通分
無量諸天,及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三、從「無量諸天」以下,明「耆闍流通分」。
318 頁
耆闍分
上來雖有三義不同,總明耆闍分竟。
總結一經
1.序分
初、從「如是我聞」下至「云何見極樂世界」以來,明「序分」。
2.正宗分
二、從「日觀」下至「下品下生」以來,明「正宗分」。
3.得益分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以來,明「得益分」。
4.流通分
四、從「爾時阿難」下至「韋提等歡喜」以來,明「王宮流通分」。
5.耆闍分
五、從「爾時世尊」下至「作禮而退」以來,總明「耆闍分」。
上來雖有五分不同,總解《觀經》一部文義竟。
319 頁
後跋
真宗叵遇
五趣齊生
聖智懷疑
阿難宣化
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於後代。但如來神力,轉變無方,隱顯隨機,王宮密化,於是耆闍聖眾,小智懷疑,佛後還山,弗窺委況;於時阿難為宣王宮之化,定散兩門,異眾因此同聞,莫不奉行而頂戴。
呈證流通
疏前請證
敬白一切有緣知識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輒生異解,遂即標心結願,請求靈驗,方可造心:
「南無歸命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三寶,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彼土諸菩薩大海眾,及一切莊嚴相等。
觀經要義
楷定古今
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若稱三世諸佛、釋迦佛、阿彌陀佛等大悲願意者,願於夢中得見如上所願一切境界諸相。」
於佛像前結願已,日別誦《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至心發願。
第一證
請證當夜
即於當夜,見西方空中,如上諸相境界悉皆顯現:雜色寶山,百重千重;種種光明,下照於地;地如金色,中有諸佛菩薩,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動身手,或住不動者。
既見此相,合掌立觀,量久乃覺。覺已不勝欣喜,於即條錄義門。
第二證
玄科每夜
夢僧指授
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
脫本更期
後時脫本竟已,復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別誦《阿彌陀經》十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初夜後夜,觀想彼佛國土莊嚴等相,誠心歸命,一如上法。
第三證
脫本三夜
當夜即見三具磑輪,道邊獨轉。忽有一人,乘白駱駝,來前見勸:「師當努力,決定往生,莫作退轉;此界穢惡多苦,不勞貪樂。」答言:「大蒙賢者好心視誨,某畢命為期,不敢生於懈慢之心。」云云。
第二夜,見阿彌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寶樹下金蓮華上坐;十僧圍遶,亦各坐一寶樹下;佛樹上,乃有天衣掛繞。正面向西,合掌坐觀。
第三夜,見兩幢杆,極大高顯;幢懸五色,道路縱橫,人觀無礙。
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
結呈證意
本心為物
末代證信
上來所有靈相者,本心為物,不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隱藏,謹以申呈義後,被聞於末代。
迴施同生
慈心相向
佛眼相看
願使:含靈聞之生信,有識睹者西歸。以此功德,迴施眾生,悉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真善知識,同歸淨國,共成佛道。
證定如經
嚴誡加減
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觀經正宗分散善義 卷第四
觀念法門
323 頁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一卷
比丘 善導 集記
325 頁
壹、三昧行相分
依《觀經》明「觀佛三昧法」一
依《般舟經》明「念佛三昧法」二
依經明「入道場念佛三昧法」三
依經明「道場內懺悔發願法」四
一、觀佛三昧法
依《觀經》明「觀佛三昧法」。出《觀經》《觀佛三昧海經》
(一)先明觀佛
1.總身觀
觀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圓光徹照,端正無比。
所觀佛身
能觀作法
行者等,一切時處,晝夜常作此想;行、住、坐、臥亦作此想。每常住意向西,及彼聖眾一切雜寶莊嚴等相,如對目前,應知。
2.具足觀
能觀身儀
又,行者若欲坐,先須結跏趺坐: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右足安左髀上與外齊。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指面相合。次端身正坐,合口閉眼,似開不開,似合不合。
(1)觀佛身
頭頂莊嚴
即以心眼,先從佛頂上螺髻觀之。頭皮作金色,髮作紺青色;一髮一螺,卷在頭上。頭骨作雪色,內外明徹,腦如玻璃色。
次想腦有十四脈,一一脈有十四道光,從髮根孔出外,繞髮螺七匝,還從毛端孔中入。
次想前光,從二眉毛根孔中出向外。
額廣平正
次想額廣平正相。
眉高長相
次想眉高而長相,由如初月。
眉間白毫
次想眉間白毫相,卷在眉間。其毛白,外實內虛,出金色光,從毛端而出,直照自身來。如《觀佛三昧經》〈卷二意〉說「若有人,一須臾頃觀白毫相,若見若不見,即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數劫生死重罪」,常作此想,太除障滅罪,又得無量功德,諸佛歡喜。
二眼廣長
次想二眼廣長,黑白分明,光明徹照。
鼻修高直
次想鼻修高直,如鑄金鋌。
面部平滿
次想面部平滿,無有唱唊。
耳輪垂腄
次想耳輪垂腄,孔有七毛,光從毛內出,遍照佛身。
唇色赤好
次想唇色赤好,光明潤澤。
齒白齊密
次想齒白齊密,白如珂月,內外映徹。
舌薄廣長
次想舌薄,廣長柔軟。舌根下有二道,津液注入咽筒,直入心王。佛心如紅蓮華,開而不開,合而不合。有八萬四千葉,葉葉相重。一一葉有八萬四千脈,一一脈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百寶蓮華。一一華上有一十地菩薩,身皆金色,手持香華,供養心王,異口同音,歌讚心王。行者等作此想時,除滅罪障,得無量功德,諸佛菩薩歡喜,天神、鬼神歡喜。
咽項肩圓
又,抽心向上,次想咽項圓相,二肩圓相。
兩臂𦟛圓
次想兩臂𦟛圓相。
手相莊嚴
次想二手掌平滿,千輻輪相;十指纖長,指間網縵相;甲作赤銅色相。
胸前平滿
又,抽心向上,次想佛胸前平滿相,萬德之字朗然。
腹平不現
次想腹平不現相。
臍圓孔深
次想臍圓孔深相,光明內外常照。
陰藏平滿
次想陰藏相,平滿由如十五日夜月,亦如腹背平處無別。佛言:「若有男子、女人,多貪欲色者,即想如來陰馬藏相,欲心即止,罪障除滅,得無量功德,諸佛歡喜,天神、鬼神好心影護,長命安樂,永無病痛。」
髀膝圓滿
次想兩髀膝,膝骨圓滿。
鹿王膊相
次想二脛,如鹿王膊。
足跟𦟛滿
次想二足跟,如象王鼻。
足趺平生
次想二足趺高,如龜王背。
足指網縵
次想足十指長,指間有網縵,甲作赤銅色。
結跏趺坐
次想佛結跏趺坐相,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右足安左髀上與外齊。
足下平滿
次想二足下平,有千輻輪相,輻輞具足,皆有光明,遍照十方剎。
順觀
從頂上下至足千輻輪相以來,名為具足觀佛色身莊嚴功德,是名順觀。
(2)觀華座
又,次想華座法。次想華臺相。次想華葉,葉葉相重,八萬四千重;一一葉上,想有百億寶王莊嚴;一一寶中,有八萬四千光明,上照佛身。次想寶華,莖八面,一一方面百千眾寶莊嚴,放大光明,上下俱照。
(3)觀寶地
現益
次想華莖,下依寶地,地上眾寶,皆放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照佛身,及照十方六道。亦想一切光明,照觸行者自身來。作此想時,除滅罪障,得無量功德,諸佛菩薩歡喜,天神、鬼神亦喜,日夜隨身影護行者,行住坐臥,常得安穩,長命富樂,永無病痛。
誡向人說
當益
上品往生
准佛教,得見淨土中事,若見但自知,不得向人說;即大有罪,橫招惡病短命之報。若順教門者,臨命終時,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
3.極略觀
觀白毫
如是上下依前,十六遍觀,然後住心向眉間白毫,極須捉心令正,更不得雜亂;即失定心,三昧難成,應知。
迴生淨土
觀經安心
是名觀佛三昧觀法,一切時中,常迴生淨土。但依《觀經》十三觀安心,必得不疑。
(二)結勸念佛
明易行
勸精進
示勝益
上品上生
又白行者:欲生淨土,唯須持戒、念佛、誦《彌陀經》。日別十五遍,二年得一萬;日別三十遍,一年一萬。日別念一萬遍佛,亦須依時禮讚淨土莊嚴事。大須精進,或得三萬、六萬、十萬者,皆是上品上生人。自餘功德,盡迴往生,應知。
以前明觀佛三昧法。
331 頁
二、念佛三昧法
《般舟三昧經.請問品》明七日七夜入道場「念佛三昧法」。出《般舟三昧經》〈一卷本意〉
(一)三昧名義
不隨餘法
功德第一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問悉可得也。跋陀和白佛:願為說之,多所過度,安穩十方,為諸眾生,現大明相。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定意』。學者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餘法,功德中最第一。」
(二)三昧行法
1.長行略示
大信不疑
次《行品》〈一卷本意〉云:「佛告跋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2.偈頌廣說
(1)勸信誡疑
立一念,信是法。 隨所聞,念其方。
(2)示如法行
宜一念,斷諸想。 立定信,勿狐疑。
正念行
精進行,勿懈怠。 勿起想,有與無。
正誡諸念
勿念進,勿念退。 勿念前,勿念後。
三十九對
勿念左,勿念右。 勿念無,勿念有。
勿念遠,勿念近。 勿念痛,勿念癢。
勿念饑,勿念渴。 勿念寒,勿念熱。
勿念苦,勿念樂。 勿念生,勿念老。
勿念病,勿念死。 勿念命,勿念壽。
勿念貧,勿念富。 勿念貴,勿念賤。
勿念色,勿念欲。 勿念小,勿念大。
勿念長,勿念短。 勿念好,勿念醜。
勿念惡,勿念善。 勿念瞋,勿念喜。
勿念坐,勿念起。 勿念行,勿念止。
勿念經,勿念法。 勿念是,勿念非。
勿念捨,勿念取。 勿念想,勿念識。
勿念斷,勿念著。 勿念空,勿念實。
勿念輕,勿念重。 勿念難,勿念易。
勿念深,勿念淺。 勿念廣,勿念狹。
勿念父,勿念母。 勿念妻,勿念子。
勿念親,勿念疏。 勿念憎,勿念愛。
勿念得,勿念失。 勿念成,勿念敗。
勿念清,勿念濁。 斷諸念,一期念。
重勸精勤
意勿亂,常精進。 勿歲計,勿日倦。
立一念,勿中忽。 除睡眠,精其意。
助道行
常獨處,勿聚會。 避惡人,近善友。
親明師,視如佛。 執其志,常柔弱。
觀平等,於一切。 避鄉里,遠親族。
棄愛欲,履清淨。 行無為,斷諸欲。
捨亂意,習定行。 學文慧,必如禪。
除三穢,去六入。 絕淫色,離眾愛。
勿貪財,多蓄積。 食知足,勿貪味。
眾生命,慎勿食。 衣如法,勿綺飾。
勿調戲,勿憍慢。 勿自大,勿貢高。
若說經,當如法。 了身本,由如幻。
勿受陰,勿入界。 陰如賊,四如蛇。
為無常,為恍忽。 無常主,了本無。
因緣會,因緣散。 悉了是,知本無。
加慈哀,於一切。 施貧窮,濟不還。
(3)結名讚勝
是為定,菩薩行。 至要慧,超眾行。
(三)三昧成就
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
一心專念
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彼;隨所聞當念,去此十萬億佛剎,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以後見之。譬如人夢中所見,不知晝夜,亦不知內外,不由在冥中有所蔽礙故不見。跋陀和,四眾常作是念時,諸佛境界中,諸大山、須彌山,其有幽冥之處,悉為開避,無所蔽礙。是四眾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
(四)行成利益
定中問佛
當念我名
佛言:四眾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莫壞色。何以故?不壞色故,由念佛色身故,得是三昧。」
以上明念佛三昧法。
336 頁
三、道場念佛法
欲「入三昧道場」時,一依佛教方法。
(一)具備助緣
淨舍
先須料理道場,安置尊像,香湯掃灑。若無佛堂,有淨房亦得,掃灑如法,取一佛像,西壁安置。
時節
行者等,從月一日至八日,或從八日至十五日,或從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從二十三日至三十日,月別四時佳。
資用
行者等,自量家業輕重,於此時中,入淨行道。若一日乃至七日,盡須淨衣,鞋襪亦須新淨。七日之中,皆須一食長齋。軟餅、粗飯,隨時醬菜,儉素節量。
(二)正修三昧
於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續,唯坐唯立。七日之間,不得睡眠,亦不須依時禮佛、誦經,數珠亦不須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
佛言:「想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心眼前。」正念佛時,若立,即立念一萬、二萬,若坐,即坐念一萬、二萬。於道場內不得交頭竊語。
337 頁
四、懺悔發願法
(一)明懺悔
誡說境界
晝夜或三時、六時,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天曹、地府,一切業道,發露懺悔一生以來身口意業所造眾罪。事依實懺悔竟,還依法念佛。所見境界,不得輒說;善者自知,惡者懺悔。
(二)示發願
酒、肉、五辛,誓發願手不捉、口不吃;若違此語,即願身口,俱著惡瘡。或願誦《阿彌陀經》滿十萬遍,日別念佛一萬遍;誦經日別十五遍,或誦二十遍、三十遍,任力多少;誓生淨土,願佛攝受。
338 頁
五 、臨終行法
(一)約臨終人
(二)約看病人
1.鈔記聖相
2.臨終助念
又,行者等,若病不病,欲命終時,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當身心,迴面向西,心亦專注,觀想阿彌陀佛;心口相應,聲聲莫絕;決定作往生想,華臺聖眾來迎接想。病人若見前境,即向看病人說。既聞說已,即依說錄記。又病人若不能語者,看病人必須數數問病人見何境界。若說罪相,傍人即為念佛,助同懺悔,必令罪滅。若得罪滅,華臺聖眾應念現前,准前鈔記。
3.護避障緣
又,行者等,眷屬六親若來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若有,必不得向病人邊;即失正念,鬼神交亂,病人狂死,墮三惡道。願行者等,好自謹慎,奉持佛教,同作見佛因緣。
結示
以前是入道場及看病人法用。
339 頁
貳、五緣功德分
列所依六部經
依經明《五種增上緣義》一卷
依《無量壽經》一;
依《十六觀經》二;
依《四紙阿彌陀經》三;
依《般舟三昧經》四;
依《十往生經》五;
依《淨土三昧經》六。
六部往生經
念佛延壽
不遭九橫
謹依釋迦佛教,六部往生經等,顯明: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一一具如下五緣義中說。
願生念佛
利益問答
現生功德
捨報利益
往生得否
問曰:佛勸一切眾生發菩提心,願生西方阿彌陀佛國;又勸造阿彌陀像,稱揚禮拜,香華供養,日夜觀想不絕;又勸專念彌陀佛名,一萬、二萬、三萬、五萬,乃至十萬者;或勸誦《彌陀經》,十五、二十、三十、五十,乃至一百,滿十萬遍者:現生得何功德?百年捨報以後,有何利益?得生淨土以否?
念佛五大功德
答曰:現生及捨報,決定有大功德利益。准依佛教,顯明「五種增上利益因緣」:
列目
一者「滅罪」增上緣;
二者「護念得長命」增上緣;
三者「見佛」增上緣;
四者「攝生」增上緣;
五者「證生」增上緣。
341 頁
一、滅罪緣
1言「滅罪增上緣」者:
(一)正顯念佛滅罪
1.下上品
一聲滅罪
五十億劫
即如《觀經》下品上生人,一生具造十惡重罪。其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一聲,即除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即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2.下中品
聞名滅罪
八十億劫
又如下品中生人,一生具造佛法中罪,破齋破戒,食用佛法僧物,不生慚愧。其人得病欲死,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為說彌陀佛身相功德、國土莊嚴。罪人聞已,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即滅: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3.下下品
聲聲滅罪
八十億劫
又如下品下生人,一生具造五逆極重之罪,經歷地獄,受苦無窮。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此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二)兼明定觀滅罪
1.寶地觀
又,若有人,依《觀經》等畫造淨土莊嚴變,日夜觀想寶地者,現生念念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2.總觀想
又,依經畫變,觀想寶樹、寶池、寶樓莊嚴者,現生除滅無量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3.華座觀
又,依華座莊嚴觀,日夜觀想者,現生念念除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4.正報觀
又,依經觀想像觀、真身觀,觀音、勢至等觀,現生於念念中,除滅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如上所引,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342 頁
二、護念緣
2又,言「護念增上緣」者:
觀經普觀文
(一)無數化佛來護
若見不見
觀經流通文
即如第十二觀中說云「若有人一切時處,日夜至心,觀想彌陀淨土、二報莊嚴,若見、不見;無量壽佛化作無數化佛,觀音、大勢至亦作無數化身,常來至此行人之所」: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觀經流通文
(二)二聖隨逐影護
又如《觀經》下文〈意〉:「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常與行人作勝友知識,隨逐影護。」: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真身觀文
(三)彌陀光明攝
護
唯攝念佛
不攝雜行
又如第九真身觀說云「彌陀佛金色身,毫相光明遍照十方眾生,身毛孔光亦遍照眾生,圓光亦遍照眾生,八萬四千相好等光亦遍照眾生。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十往生經文
(四)廿五菩薩影護
又如《十往生經》〈意〉說「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彌陀經文
(五)恆沙諸佛共護
護念經
又如《彌陀經》〈意〉說「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恆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般舟經文
(六)諸天龍神影護
又如《般舟三昧經.行品》〈一卷本意〉中說云「佛告跋陀和:『若有人,七日七夜在道場內,捨諸緣事,除去睡臥,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或一日、三日、七日,或二七日,五、六、七七日,或至百日,或盡一生,至心觀佛,及口稱、心念者,佛即攝受。既蒙攝受,定知罪滅,得生淨土。』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具如《護持品》中說: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灌頂經文
(七)六十一神守護
又,依《灌頂經》第三卷〈意〉說云「若人受持三歸五戒者,佛敕天帝:汝差天神六十一人,日夜年月,隨逐守護受戒之人,勿令獲諸惡鬼神橫相惱害」: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淨度三昧經文
(八)六天善神隨護
又如《淨度三昧經》說云「佛告瓶沙大王:若有男子、女人,於月月六齋日及八王日,向天曹、地府,一切業道,數數首過,受持齋戒者,佛敕六欲天王,各差二十五善神,常來隨逐守護持戒之人;亦不令有諸惡鬼神橫來惱害,亦無橫病、死亡、災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總結示
又白諸行者:但欲今生日夜相續,專念彌陀佛,專誦《彌陀經》,稱揚禮讚淨土聖眾莊嚴願生者,日別誦經十五遍,二十、三十遍以上者,或誦四十、五十、百遍以上者,願滿十萬遍;又,稱揚禮讚彌陀淨土、依正二報莊嚴;又,除入三昧道場,日別念彌陀佛一萬,畢命相續者,即蒙彌陀加念,得除罪障,又蒙佛與聖眾,常來護念;既蒙護念,即得延年轉壽,長命安樂。因緣一一具如《譬喻經》《惟無三昧經》《淨度三昧經》等說,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346 頁
三、見佛緣
(一)總明三力
見佛
3又,言「見佛三昧增上緣」者:
1.舉韋提見
即如《觀經》〈意〉說云:「摩竭提國王夫人,名韋提希,每在宮內,願常見佛,遙向耆闍崛山,悲泣敬禮。佛遙知念,即於耆山沒,王宮出現。夫人已舉頭,即見世尊,身紫金色,坐寶蓮華;目連、阿難立侍左右,釋、梵臨空,散華供養。夫人見佛,舉身投地,號泣向佛,求哀懺悔:唯願如來,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2.例未來見
3.得見因由
三力加念
又如此經證,非直夫人心至見佛,亦與未來凡夫起教;但使有心願見者,一依夫人,至心憶佛,定見無疑:此即是彌陀佛三念願力外加,故得令見佛。
彌陀三力
(1)大誓願力
(2)三昧定力
(3)本功德力
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經》說云:一者以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見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見佛。以下見佛緣中,例同此義,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二)末法見否問答
問曰:夫人福力強勝,蒙佛加念,故見佛;末法眾生罪愆深重,何由得與夫人同例?又,此義者甚深廣大,一一具引佛經以為明證。
1.略出理證
觀機備教
不擇淺深
答曰:佛是三達聖人,六通無障,觀機備教,不擇淺深;但使歸誠,何疑不見?
2.具引經證
(1)觀於西方文
即如《觀經》下說云〈意〉:「佛讚韋提,快問此事!阿難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願力故,見彼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見佛,故名見佛淨土三昧增上緣。
(2)見彼國土文
粗 見
定心三昧
口稱三昧
真 見
傾心定見
又如下《經》〈《觀經》意〉云:「佛告韋提:『汝是凡夫,心想又劣,不能遠見。致使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等見。』夫人白佛言:『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得見極樂世界?』佛即告言:『韋提,汝及眾生,專心計念,想於西方,琉璃地下一切寶幢、地上眾寶、室內莊嚴等。』」專心注意,亦同上夫人得見。即云:「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皆令得見。如此想者,名粗見。」此謂覺想中見,故云粗見。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稱三昧者,心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說無窮盡也。又以此經證,一切凡夫,但使傾心,定有見義,應知。設有見聞者,不須驚怪也。何以故?乃由彌陀佛三昧力外加故得見,故名見佛淨土三昧增上緣。
(3)得見無量壽文
又如下華座觀中說云:「佛告阿難、韋提:『佛當為汝說除苦惱法,汝當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觀音、勢至應聲來現,住立空中。韋提見即禮,禮已白釋迦佛言:『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若佛滅後,諸眾生等,云何觀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佛即告言:『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七寶地上作蓮華想。華想成已,次當想佛。想佛時,是心即想作三十二相,從頂上下至跏趺坐以來,一一身分亦皆想之。隨心想時,佛身即現。』」此是彌陀三力外加,即得見佛,亦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4)先當想像文
又如下《經》云〈《觀經》意〉「想彼佛者,先當想像。見一金像,坐彼華上。既想見已,心眼即開,了了分明,及見彼國一切莊嚴」,此亦是彌陀三力外加故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5)想二菩薩文
又如下《經》云〈《觀經》意〉「次想二菩薩及諸光明,了了而見。見此事時,行者即於三昧定中,當聞水流、光明、莊嚴等說法之聲。出定、入定,行者常聞妙法」,此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6)真身觀文
又如下真身觀中說云:「佛告阿難:像觀成已,次更觀無量壽佛,身真金色,眉間毫相,圓光化佛,及相好等光。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已即見十方一切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以此文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7)但觀白毫文
又如下《經》云〈《觀經》意〉:「佛言:是故智者,一心諦觀無量壽佛,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見之。見已即見十方一切諸佛,於諸佛前次第授記。」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得令凡夫專心想者,定得見佛,亦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8)定散見佛文
臨終見佛
又如觀音、勢至、普、雜等觀,及下九品人:「一生起行,乃至七日、一日,十聲、一聲等,命欲終時,願見佛者;若現生乃遇善知識,行人自能心口稱念彌陀佛:佛即與聖眾、華臺來現,行人見佛,亦見聖眾、華臺等。」〈《觀經》意〉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9 流通見佛文
三心內因
三力外緣
又如下《經》云〈《觀經》意〉:「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經》。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致使凡夫念者,乘自三心力,故得見佛。至誠心、信心、願心為內因,又藉彌陀三種願力以為外緣。外內因緣和合故,即得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10)般舟經文
又如《般舟三昧經》〈一卷本意〉云:「佛告跋陀和菩薩: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若欲疾得是三昧者,常當守習持,不得有疑想如毛髮許。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行學是三昧者,七日七夜除去睡眠,捨諸亂想,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身真金色、三十二相、光明徹照、端正無比。一心觀想,心念口稱,念念不絕者,佛言:七日以後見之。譬如有人,夜觀星宿,一星即是一佛。若有四眾,作是觀者,見一切星,即見一切佛。」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見佛。
三昧
言「三昧」者,即是念佛行人心口稱念,更無雜想,念念住心,聲聲相續;心眼即開,得見彼佛了然而現,即名為定,亦名三昧。正見佛時,亦見聖眾及諸莊嚴,故名見佛淨土三昧增上緣。
(11)月燈三昧經文
又如《月燈三昧經》〈卷一〉云:「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諸根不亂動,心無迷惑與法合,得聞得智如大海。智者住於是三昧,攝念行於經行所,能見千億諸如來,亦遇無量恆沙佛」,又以此經證,亦是見佛三昧增上緣。
(12)文殊般若經文
一行三昧
不取相貌
專稱佛名
同體大悲
又如《文殊般若經》〈卷下意〉云:「文殊白佛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若男子、女人,在空閒處,捨諸亂意,隨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專稱佛名,念無休息;即於念中,能見過、現、未來三世諸佛。』」又以此經證,即是諸佛同體大悲,念力加備令見,此亦是凡夫見佛三昧增上緣。
354 頁
四、攝生緣
4又,言「攝生增上緣」者:
(一)十八願取意文
名號願力攝
即如《無量壽經》〈卷上意〉四十八願中說:「佛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是願往生行人命欲終時願力攝得往生,故名攝生增上緣。
(二)大經上卷文
皆乘願力攝
又,此《經》〈《大經》意〉上卷云「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即為證也,亦是攝生增上緣。
(三)三輩往生文
上中下根
皆勸專念
佛自來迎攝
又,此《經》〈《大經》意〉下卷初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四)觀經往生文
華臺授手攝
又如《觀經》第十一觀及下九品,皆是佛自說「修定散二行人,命終時一一盡是彌陀世尊自與聖眾華臺授手,迎接往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五)小經往生文
佛自來迎攝
又如《四紙彌陀經》中說〈意〉「佛言:若有男子、女人,或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佛名,其人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佛言: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即為證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六)十九願文
臨終現前攝
又如四十八願中說云〈《大經》卷上意〉「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命終時,我不與大眾現其前者,不取正覺」: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七)二十願文
名號願力攝
又如下願云〈《大經》卷上意〉「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計念我國,至心迴向,願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八)三十五願文
名號願力攝
女轉成男
女人往生
女人成佛
又如下願云〈《大經》卷上意〉「設我得佛,十方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命終之後復為女身者,不取正覺」,義曰:乃由彌陀本願力故,女人稱佛名號,正命終時,即轉女身得成男子;彌陀接手,菩薩扶身,坐寶華上,隨佛往生,入佛大會,證悟無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彌陀名願力者,千劫、萬劫、恆河沙等劫,終不可轉得女身,應知。今或有道俗云「女人不得生淨土」者,此是妄說,不可信也。又以此經證,亦是攝生增上緣。
356 頁
五、證生緣
5又,言「證生增上緣」者:
何人得生問答
問曰:今既言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得生淨土者,未知攝何等眾生得生?又是何人保證得生也?
(一)明正攝凡夫
1.釋迦經證
(1)依經直明
凡夫乘願得生
答曰:即如《觀經》說云:「佛告韋提: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得生西方極樂國土。」今以此經證,但是佛滅後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即是證生增上緣。
(2)問答釋疑
信與不信問答
又問曰:釋迦說教,示悟眾生;何故一種佛法,即有信、不信,共相譏毀者,有何所以?
善惡機性
十種凡夫
答曰:凡夫機性,有其二種:一者善性人,二者惡性人。
五善性
其善性人:一聞即捨惡行善善人,二者捨邪行正善人,三者捨虛行實善人,四者捨非行是善人,五者捨偽行真善人。此五種人,若能歸佛,即能自利利他,在家行孝,在外亦利他人,在望行信,在朝名君子,事君能盡忠節:故名自性善人也。
五惡性
言惡性人者:一即謗真行偽惡人,二者謗正行邪惡人,三者謗是行非惡人,四者謗實行虛惡人,五者謗善行惡惡人。又,此五種人,若欲願歸佛,不能自利,亦不利他人;又,在家不孝,在望無信,在朝名小兒,事君則常懷諂佞,謂之不忠;又,此人等,於他賢德善人身上,唯能敗是成非,但見他惡:故名自性惡人也。又,上至諸佛、賢聖,人天六道一切良善,此等惡人所譏恥辱也。諸有智者,應知。今一一具引善惡二性人,道理顯然。答上問竟。
(3)廣引經證
總十三觀文
又,下《經》〈《觀經》意〉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地下金幢、地上眾寶莊嚴。」下至十三觀以來,總答上韋提二請,以為明證,欲使善惡凡夫迴心起行,盡得往生:此亦是證生增上緣。
寶樓觀文
又如下《經》〈《觀經》意〉云「眾寶國土,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天人,作天伎樂;此眾音中,皆說念佛、法、僧。此想成已,命欲終時,定生彼國」,又以此經證,亦是證生增上緣。
華座觀文
又如下《經》〈《觀經》意〉云:「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一一觀之,皆令分明。此想成者,必定當生極樂世界。」又以此經證,亦是證生增上緣。
本願成就文
又如《無量壽經》〈卷下意〉云:「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十方諸佛,皆共讚歎彼佛。若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又以此經證,亦是證生增上緣。
九品往生文
又如《觀經》九品云「一一品中所告眾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五濁凡夫遇善知識,勸令生信,持戒、念佛、誦經、禮讚,決定往生;以佛願力,盡得往生」:此亦是證生增上緣。
小經文
2.諸佛舌證
凡夫得生
又如《彌陀經》〈意〉云:「六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此亦是證生增上緣。
勸懺悔歸仰
又敬白一切往生人等:若聞此語,即應聲悲雨淚,連劫累劫,粉身碎骨,報謝佛恩。由來稱本心,豈敢更有毛髮憚之心?
(二)結凡聖通入
又,白諸行人等: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上來總答前問「攝何等眾生得生淨土」。
五種增上緣義竟。
361 頁
叁、結勸修行分
一、不信罪報問答
釋迦本懷
令生改悔
問曰:釋迦出現,為度五濁凡夫,即以慈悲,開示十惡之因,報果三塗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迴生彌陀佛國。諸經頓教,文義歷然。今乃有人公然不信,共相誹毀者,未知此人現生及死後得何罪報?具引佛經,與其作證,令生改悔,信佛大乘,迴生淨土,即為利益也。
引經為證
答曰:依佛經答者,又此惡人,如上五惡性分中已說竟,今直引佛經以為明證。
(一)明持經利益
即如《十往生經》〈意〉云:「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為度一切眾生,應當受持是經。佛又告山海慧:是經名為《觀阿彌陀佛色身正念解脫三昧經》,亦名《度諸有流生死八難有緣眾生經》,如是受持。
眾生未有念佛三昧緣者,是經能與作開大三昧門;是經能與眾生閉地獄門;是經能與眾生除害人惡鬼殄滅,四向悉皆安穩。佛告山海慧:如我所說,其義如是。
(二)明誹謗罪報
山海慧白佛言:未來眾生多有誹謗,如是之人,於後云何?
1.現生
佛言: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若男,若女,見有讀誦是經,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緣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得諸惡重病,身根不具;或得聾病、盲病、失陰病、鬼魅、邪狂、風冷、熱痔、水腫、失心,如是等諸惡重病,世世在身。如是受苦,坐臥不安;大小便利亦皆不通;求生、求死不得:謗是經故,受苦如是。
2.死後
(三)勸擇機與說
(四)示毀敬損益
或時死後,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謗是經故,得罪如是。或時得出,生在人中,作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苦惱:為謗是經故。後得人身,常生下賤,百千萬世不得自在,百千萬世不見三寶名字:為謗是經故,受苦如是。是故無智人中,莫說是經;正觀,正念,如是之人,然後與說。彼此不敬是經,墮於地獄;彼此敬重,得正解脫,往生阿彌陀佛國。」
今又以此經證,故知毀、敬之者,佛記損、益不虛,應知。具答前問竟。
363 頁
二、信行功德問答
或成未成
又問:若佛滅後,一切善惡凡夫發菩提心,願生彌陀佛國者,日夜繫心,畢此一生稱、觀、禮、讚,香華供養阿彌陀佛及觀音、聖眾、淨土莊嚴;念念觀想,三昧或成、未成者,現生得何功德?具引佛經以為明證,欲令修學行人歡喜愛樂,信受奉行。
閉絕生死
永開常樂
彌陀稱願
諸佛同慶
答曰:快問斯義!即是閉絕六道生死之因行,永開常樂淨土之要門也;非直彌陀稱願,亦乃諸佛普皆同慶。
(一)舉出行體
持念彌陀
四事助喜
(二)讚歎功德
三世諸佛皆
念彌陀成佛
今依經具答者,即如《般舟三昧經》〈一卷本意〉說:「佛告跋陀和菩薩:『於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助其歡喜。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以譬較顯
佛告跋陀和:『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三昧中,說其少喻,比較念佛功德。譬如人壽百歲,亦生即能行走至老,過於疾風。有人能計其道里以否?』跋陀和言:『無能計者。』佛言:『我故語汝及諸菩薩等:若善男子、女人,取是人行處,著滿中珍寶,以用布施;所得功德,不如有人聞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供養助歡喜,功德過上布施者,千萬億倍亦非比較。』
引昔勸勵
佛言:『乃往久遠,不可計阿僧祇劫,有佛號曰私訶提,國名跋陀和。有轉輪王,名曰斯笒,往至佛所。佛知王意,即為說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王聞歡喜,即持種種珍寶以散佛上。王自願言:持是功德,令十方人天皆得安穩。佛言:其王終後,還自生其家作太子也,名梵摩達。時有比丘,名曰珍寶,常為四部弟子說是念佛三昧。時王聞之,四事助歡喜,即以寶物散比丘上,又持衣服以供養之。王與千人,於比丘所出家,求學是念佛三昧;常與千人,共承事其師,經八千歲,日夜無懈。唯得一度聞是念佛三昧,即入高明智。卻後更見六萬八千諸佛;於一一佛所,皆聞是念佛三昧,得成佛果。』
(三)比較勸修
佛言:『若人百里、千里、四千里,欲聞是念佛三昧,必往求之,何況近而不求學者?』」
365 頁
三、滅罪方法問答
又白諸往生人等,上來所引佛教以為明證者,一一具如《四事供養功德品》中說。
(一)先明懺悔
1.觀佛經文
(1)懺悔滅罪
過去四比丘滅罪法
問曰:准依佛教,精勤苦行,日夜六時禮念、行道、觀想、轉誦,齋戒一心,厭患生死,畏三塗苦,畢此一形,誓生淨土彌陀佛國者,又恐殘殃不盡,現與十惡相應,覺有斯障者,云何除滅?具引佛經示其方法。
滅後觀白毫滅罪法
答曰:依佛經答者,即如《觀佛三昧海經》〈卷二意〉說:「佛為父王及諸大眾說:過去有佛,名曰空王。像法住世時,有四比丘,破戒犯重。時空王佛,於夜空中,出聲告四比丘言:『汝之所犯,名不可救,欲滅罪者,可入我塔中,觀我形像,至心懺悔,可滅此罪。』時四比丘,萬事俱捨,一心奉教,入塔於佛像前,自撲懺悔,如大山崩,婉轉於地,號哭向佛,日夜相續,至死為期。捨命已後,得生空王佛國。」今以此經證,行者等欲懺悔時,亦依此教法門。
佛世四眾滅罪法
「佛言:『若我滅後,佛諸弟子捨離諸惡,樂少語法,日夜六時,能於一時分為少時;少分之中,於須臾間念佛白毫者,若不見,如是等人,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劫生死之罪。若復有人,聞是白毫,心不驚疑,歡喜信受,此人亦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諸比丘、比丘尼,若男、女人,犯四根本、十惡等罪,五逆罪及謗大乘,如是諸人,若能懺悔,日夜六時,身心不息,五體投地,如大山崩,號泣雨淚,合掌向佛,念佛眉間白毫相光,一日至七日,前四種罪,可得輕微。觀白毫闇不見者,應入塔中,觀眉間白毫,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又,暫聞亦除三劫之罪。』
佛告父王及敕阿難:『吾今為汝,悉現身相光明,若有不善心者,若毀佛禁戒者,見佛各不同。』時五百釋子,見佛色身猶如灰人;比丘千人,見佛猶如赤土;十六居士、二十四女人,見佛純黑;諸比丘尼,見佛如銀色。時諸四眾白佛:我今者不見佛妙色。自拔頭髮,舉身投地,啼泣雨淚,自撲婉轉。
佛言:『善男子,如來出現,正為除滅汝等罪咎。汝今可稱過去七佛,為佛作禮,說汝先世邪見之罪。汝當向諸大德僧眾,發露悔過。隨順佛語,於佛法眾中,五體投地,如大山崩,向佛懺悔。既懺悔已,心眼得開,見佛色身,心大歡喜。』佛告諸比丘:『汝等先世無量劫時,邪見疑師,無戒虛受信施。以此因緣故,墮餓鬼、地獄,八萬歲受苦。今雖得出,於無量世不見諸佛,但聞佛名。今見佛身,如赤土色,正長五尺。』佛說語已,千比丘等向佛懺悔,五體投地,如大山崩,悲號雨淚;猶如風吹,重雲四散,顯發金顏。既見佛已,比丘歡喜,發菩提心。佛告父王:『此千比丘,殷勤求法,心無懈息,佛與授記,同號南無光照如來。』」
以前懺悔法,出《觀佛三昧海經》第二、第三卷。
(2)密行防非
高慢滅法
失甘露味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密行品》第十二卷第十:「佛告阿難:『未來眾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觀佛諸相好者、得諸佛現前三昧者,當教是人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貢高。若起邪命及貢高法,當知此人,是增上慢,破滅佛法,多使眾生起不善心,亂和合僧,顯異惑眾,是惡魔伴。如是惡人,雖復念佛,失甘露味。此人生處,以貢高故,身恆卑小,生下賤家,貧窮諸衰,無量惡業以為嚴飾。如此種種眾多惡事,當自防護,令永不生。若起如是邪命業者,此邪命業猶如狂象,壞蓮華池,此邪命業亦復如是,壞敗善根。』佛告阿難:『有念佛者,當自防護,勿令放逸。念佛三昧人,若不防護,生貢高者,邪命惡風,吹憍慢火,燒滅善法。善法者,所謂一切無量禪定。諸念佛法,從心想生,是名功德藏。』佛告阿難,『此經名《繫想不動》,如是受持;亦名《觀佛白毫相》,如是受持;亦名《逆順觀如來身分》;亦名《一一毛孔分別如來身分》;亦名《觀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諸智慧光明》;亦名《觀佛三昧海》;亦名《念佛三昧門》;亦名《諸佛妙華莊嚴色身經》。汝好受持,慎勿忘失。』」
2.大集經文
又如《大集經.濟龍品》〈卷四四意〉說「時娑伽羅龍王請佛入宮設供,佛受龍請。佛與聖眾食訖,時大龍王又請說法。時龍王太子,名曰華面,自起佛前,四肢布施,悲聲懺悔:過去作何罪業,受此龍身!」又以此經證,亦是懺悔至誠方法,應知。
(二)承上起下
一切經內,皆有此文,不可廣錄,今略鈔三部經,以示後學。除不至心,作者皆知,佛不虛言。
(三)結勸念佛
3.木槵經文
畏難求易
稱三寶名
念念障除
又如《木槵經》〈意〉說:「時有難陀國王,名波琉璃,遣使來到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國邊小,頻歲寇賊,五穀踴貴,疫疾流行,人民困苦,我恆不得安臥。如來法藏,多悉深廣;我有憂務,不得修行。唯願世尊,特垂慈愍,賜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來世中遠離眾苦。』佛告使言:『語卿大王,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口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捨命得生第三炎摩天,衣食自然,常受安樂,得除斷百八結業,背生死流,趣涅槃道,獲無上果。』使還啟王。王大歡喜,頭面禮佛,遙白世尊:『頂受尊教,我當奉行。』即敕吏民,營辦木槵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念,雖親軍旅,亦不廢捨。又作是念:『世尊大慈,普應一切,若我此善得免長淪苦海,如來當現,為我說法。』王以願樂逼心,三日不食。佛即現身,與諸聖眾,來入宮內,為王說法。」又以此證,直是王心真實,念念障除;佛知罪滅,應念而現,應知。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經 一卷
第十八願取意之文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觀念法門─
四十八字願成釋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往生禮讚─
373 頁
法事讚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 卷上
沙門 善導
375 頁
壹、前行分
一、請護法眾
奉請四天王,直入道場中。
奉請師子王,師子亦難逢。
奮迅身毛衣,眾魔退散去。
回頭請法師,直取涅槃城。
二、序明大綱
(序分)
眾生流轉
誰之能救
序曰:竊以娑婆廣大,火宅無邊;六道周居,重昏永夜。生盲無目,慧照未明;引導無方,俱摧死地。循環來去,等逝水長流;託命投神,誰之能救?斯乃識含無際,窮塵之劫更踰;自爾悠悠,遇勝緣之何日!
聖化長遠
障重不逢
雖逢空過
上從海德初際如來,乃至今時釋迦諸佛,皆乘弘誓,悲智雙行,不捨含情,三輪普化。然我無明障重,佛出不逢;設使同生,還如覆器。神光等照,不簡四生;慈及無偏,皆資法潤。雖沉法水,長劫由頑,苦集相因,毒火臨時還發。
如來悲濟
勸歸淨土
仰惟大悲恩重,等潤身田,智慧冥加,道芽增長,慈悲方便,視教隨宜,勸念彌陀,歸乎淨土。
依報莊嚴
正報受用
結歎勝德
地則眾珍雜間,光色競輝;德水澄華,玲瓏影徹;寶樓重接,等輝神光;林樹垂瓔,風塵雅曲;華臺嚴瑩,種種稀奇。聖眾同居,明踰千日;身則紫金之色,相好儼然;進止往來,乘空無礙。若論依報,則超絕十方。地上虛空,等皆無異。他方凡聖,乘願往來,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勸修生因
專稱名號
但以如來善巧,總勸四生棄此娑婆,欣生極樂;專稱名號,兼誦《彌陀經》;欲令識彼莊嚴,厭斯苦事。三因五念,畢命為期;正助四修,則剎那無間。迴斯功業,普備含靈,壽盡乘臺,齊臨彼國。
正行法事
(正宗分)
法事軌則
凡欲為自、欲為他立道場者,先須嚴飾堂舍,安置尊像、幡華竟。眾等無問多少,盡令洗浴,著淨衣入道場聽法。若欲召請人及和讚者盡立,大眾令坐。使一人先須燒香散華,周匝一遍竟,然後依法作聲,召請云:
377 頁
三、略請三寶
(一)先勸厭欣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大眾同心厭三界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三塗永絕願無名 無量樂
三界火宅難居止 願往生 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念報慈恩常頂戴 無量樂
(二)次正奉請
1.請彌陀佛聖
大眾持華恭敬立 願往生 先請彌陀入道場 無量樂
主佛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不違弘願應時迎 無量樂
聖眾
觀音勢至塵沙眾 願往生 從佛乘華來入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觀音接手入華臺 無量樂
2.請釋迦佛聖
無勝莊嚴釋迦佛 願往生 受我微心入道場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碎身慚謝釋迦恩 無量樂
彼國莊嚴大海眾 願往生 從佛乘華來入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助佛神化度眾生 無量樂
3.請十方佛聖
十方恆沙佛舒舌 願往生 證我凡夫生安樂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悲心利物大悲心 無量樂
慚愧恆沙大悲心 願往生 受我微心入道場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專心淨土佛前期 無量樂
一一如來大海眾 願往生 從佛乘華來入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盡是往生增上緣 無量樂
4.別請廿五聖
佛使二十五菩薩 願往生 一切時來常護念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畢命直入涅槃城 無量樂
佛恐眾生四魔障 願往生 未至極樂墮三塗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直心實行佛迎來 無量樂
我今眾等深慚謝 願往生 受我微心來入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心心專注出娑婆 無量樂
(三)受請降坐
本國彌陀諸聖眾 願往生 平等俱來坐道場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道場聖眾實難逢 無量樂
(四)散華供養
眾等頂禮彌陀會 願往生 普散香華同供養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彌陀光攝往生人 無量樂
(五)對佛發願
對佛彌陀涅槃會 願往生 各發誓願請華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極樂莊嚴門盡開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專心念佛坐華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乘華直入不須疑 無量樂
(六)請高座轉經
眾等齊心請高座 往生樂 愍懟智影說尊經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道場難遇
壽命難停
道場時逢難叵遇 往生樂 無常迅速命難停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人身難得
眼前業道人人見 往生樂 皆由三毒作因緣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貪瞋難斷
雖得人身常闇鈍 往生樂 貪瞋邪見轉專專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鈍根難悟
日夜惛惛不惺悟 往生樂 還是流浪三塗因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輪迴難出
淨土難聞
忽爾輪迴長劫苦 往生樂 彌陀淨土何時聞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請轉法輪
大眾同心請高座 往生樂 為度群生轉法輪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樂聞經法
眾等傾心樂聞法 往生樂 手執香華常供養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381 頁
四、廣請三寶
(一)敬禮三寶
道場大眾裏相與至心敬禮 南無常住佛
道場大眾裏相與至心敬禮 南無常住法
道場大眾裏相與至心敬禮 南無常住僧
(二)正請三寶
1.請佛寶
(1)正召請
先歸禮
敬白道場眾等:各各斂心,彈指合掌,叩頭歸命,禮本師釋迦佛,過、現、未來諸世尊。
歎佛德
略歎
所以歸依佛者:佛是眾生大慈悲父,亦是出世增上良緣,計其恩德,過於塵劫,述之難盡。
廣歎
歎歷劫勤行
恩
《賢愚經》卷一意言:「一一諸佛,從初發意,終至菩提,專心求法,不顧身財,悲智雙行,曾無退念。」
明因行
或可逢人逼試,皮肉分張;或自割身,而延鴿命;或捨千頭,以求法;或釘千釘,而求四句;或刺身血,以濟夜叉;或捨妻子,以充羅剎;或設慈悲方便,化作禽魚,用濟蒼生,免其饑難;或作金毛師子,以上獵師;或作白象抽牙,為求菩提而奉施;或觀怨家,由如赤子;或現外道,比若親兒。彼我無殊,聖凡何異?
歎果德
三祇起行,皆與無漏相應;地地收功,始得果圓號佛。身則閻浮金光色,喻千日競暉;相好分明,譬若眾星夜朗;跏趺正坐,不背之相圓明;法界同歸,各睹如來面相;身心湛寂,化用不失時機;隨類變通,報體則元來不動。但以如來智德,歎之難盡。
勸慚謝
道場眾等,各生慚謝之心:能使諸佛為我捨身,過於塵劫。哀哉世尊,能為難事,長劫勤勤,忍疲勞之苦痛。雖復為生苦行,不覓小恩;望欲等出塵勞,會菩提而歸彼岸。
正奉請
眾等齊心,為今施主某甲等,奉請十方諸佛,一切世尊。
歎別指西方恩
別指因由
諸國難生
直指西方
善惡皆生
齊同不退
弟子等敬尋:諸佛境界,唯佛能知;國土精華,非凡所測。三身化用,皆立淨土,以導群生;法體無殊,有識歸之得悟。但為凡夫亂想,寄託無由,故使釋迦諸佛不捨慈悲,直指西方十萬億剎,國名極樂,佛號彌陀,現在說法。其國清淨,具四德莊嚴,永絕譏嫌,等無憂惱。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指授淨教
大經
彌陀弘願
逆謗得生
何意然者?乃由彌陀因地,世饒王佛所,捨位出家,即起悲智之心,廣弘四十八願。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觀經
復因韋提致請,誓捨娑婆,念念無遺,決定求生極樂。如來因其請故,即說定散兩門、三福九章,廣作未聞之益。
小經
十方恆沙諸佛,共讚釋迦,舒舌遍覆三千,證得往生非謬。
願受請
如是等諸佛世尊,不捨慈悲,受今施主某甲及眾生請,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結歸禮
奉請已,今勸眾生等,各各斂心,歸依合掌。
(2)接讚偈
下座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眾等咸歸命
本師釋迦佛 十方世界諸如來
願受施主眾生請 不捨慈悲入道場
證明功德滅諸罪 迴心一念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高接下請召云
2.請法僧
重白道場大眾等:各各斂心,彈指合掌,叩頭一心歸命。
(1)正召請
先歸禮
正奉請
請法寶
為今施主及眾生,次當奉請,十方法界諸佛所說修多羅藏八萬四千。
請舍利
又請全身、散身舍利等,唯願放大神光,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請小乘僧寶
又請十方聲聞、緣覺、得道聖人,唯願不捨慈悲,現大神通,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請大乘僧寶
又當奉請諸菩薩眾、普賢、文殊、觀音、勢至等,唯願不捨慈悲,滿眾生願,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讚僧德
總讚
所以歸依、奉請者:此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提,常行平等,接引無偏,自利利他,無時暫息。
就法施歎利他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光明普照無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總攝魔界,動魔宮殿。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開闡法門,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就五度歎自利
結二利成就
重歎二利成益
常作不染身口意業,常行不退身口意業,常行不動身口意業,常行讚歎身口意業,常行清淨身口意業,常行離惱身口意業,常行智慧身口意業。覺悟成就,定慧成就。
此諸菩薩,常為諸天龍八部、人王、梵王等,守護、恭敬、供養。一切眾生,為救,為歸,為明,為尊,為勝,為上。具無量行願,多所饒益。安穩天人,利益一切。
結歎權實德
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智慧聖明,不可思議。轉佛法輪,成就如來一切種智,於一切法悉得自在。
願受請
如是等菩薩大士,不可稱計。唯願不捨慈悲,受眾生請,一時來會,入此道場,為今施主某甲,證明功德。
結歸禮
今勸道場眾等人等,斂心歸依合掌禮。
(2)接讚偈
讚請法寶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龍宮經藏
眾等稀聞諸佛法 龍宮八萬四千藏
已施神光入道場 證明功德復滿願
因茲離苦見彌陀 法界含靈亦除障
我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十方佛法
龍宮經藏如恆沙 十方佛法復過是
我今標心普皆請 放大神光入道場
證明功德復除罪 增長施主菩提芽
眾等各各齊心念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慶今得聞
今日道場難得遇 無上佛法亦難聞
畢命形枯斷諸惡 從是念念罪皆除
六根得了得惺悟 戒定慈悲誓不虛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結勸生西
久住娑婆常沒沒 三惡四趣盡皆停
披毛戴角受眾苦 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長劫事 誓願捨命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讚請舍利
修供利益
願往生,願往生!眾等咸歸命。今為施主及眾生,已請十方法界全身舍利、碎體金剛。物利隨宜,分形影赴。雖復形分大小,神化一種無殊。大則類同山岳,小則比若芥塵。畢命真誠,齊心供養。近則人天獲報,富樂長劫隨身;遠則淨土無生剋果,則涅槃之常樂。又願道場眾等,各各齊心,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真身舍利
真身舍利隨大小 見聞歡喜修供養
自作善根他人福 一切合集皆迴向
迴向生西
晝夜精勤不敢退 專心決定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讚請僧寶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上首二大士
普賢文殊弘誓願 十方佛子皆亦然
一念分身遍六道 隨機化度斷因緣
願我生生得親近 圍繞聽法悟真門
永拔無明生死業 誓作彌陀淨土人
眾等各各齊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十方摩訶薩
十方菩薩大慈悲 不惜身命度眾生
六道分身隨類現 為說妙法證無生
無生淨土隨人入 廣大寬平無比量
四種威儀常見佛 法侶攜將入寶堂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為今施主及眾生
一切賢聖眾
奉請賢聖入道場 證明功德修供養
三毒煩惱因茲滅 無明黑闇罪皆除
願我生生值諸佛 念念修道至無餘
迴此今生功德業 當來畢定在金渠
眾等各各齊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總結歎
菩薩聖眾身雖別 慈悲智慧等無殊
不惜身財求妙法 難行苦行未曾休
誓到菩提登彼岸 放大慈光度有流
結願生西
有流眾生我身是 乘光畢命入西方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總讚受請
為今施主皆已請 十方諸佛入道場
龍宮法藏真舍利 已放神光入道場
羅漢辟支通自在 一念乘華入道場
普賢文殊諸菩薩 一切俱來入道場
是諸聖眾如雲集 地上虛空難可量
各坐蓮華百寶座 證明功德放慈光
結願生西
如此聖眾難逢遇 同時發願入西方
眾等齊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別請觀音
請觀世音讚云
奉請觀世音 散華樂 慈悲降道場 散華樂
斂容空裏現 散華樂 忿怒伏魔王 散華樂
騰身振法鼓 散華樂 勇猛現威光 散華樂
手中香色乳 散華樂 眉際白毫光 散華樂
寶蓋隨身轉 散華樂 蓮華逐步祥 散華樂
池迴八味水 散華樂 華分戒定香 散華樂
饑餐九定食 散華樂 渴飲四禪漿 散華樂
西方七寶樹 散華樂 聲韻合宮商 散華樂
枝中明實相 散華樂 葉外現無常 散華樂
結願生西
願捨閻浮報 散華樂 發願入西方 散華樂
(三)廣修供養
1.廣請供具
高接下請香華云
至誠運想
重白道場眾等:各各斂心,彈指合掌,叩頭標心運想:
總列四物
今為施主某甲等,奉請十方法界,人天凡聖,水陸虛空,一切香、華、音樂、光明、寶藏、香山、香衣、香樹、香林、香池、香水,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寶樹、寶林、寶衣、寶池、寶水、寶幢、寶蓋、寶華、寶網、寶樓、寶閣,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華林、華樹、華幢、華蓋、華樓、華閣、華宮、華殿、華衣,入此道場。
別明四物
光雲
又請一切光雲樹、光雲林、光雲網、光雲衣、光雲蓋、光雲幢、光雲臺、光雲樓、光雲閣、光雲樂、光雲香、光雲池、光雲水、光雲山,入此道場。
香雲
又請一切香雲山、香雲衣、香雲樹、香雲林、香雲網、香雲蓋、香雲幢、香雲樓、香雲閣、香雲池、香雲水、香雲光、香雲樂、香雲華、香雲臺,入此道場。
寶雲
又請一切寶雲山、寶雲樹、寶雲華、寶雲果、寶雲衣、寶雲幢、寶雲蓋、寶雲網、寶雲幡、寶雲樂、寶雲樓、寶雲閣、寶雲光明、寶雲天衣、寶雲供養海,入此道場。
華雲
又請一切華雲山、華雲林樹、華雲幢蓋、華雲衣服、華雲羅網、華雲音樂、華雲臺座,入此道場。
請凡聖變化莊嚴
又請一切天人變化莊嚴供養海、一切聲聞變化莊嚴供養海、一切菩薩變化莊嚴供養海、一切諸佛變化莊嚴供養海。
如是等無量無邊,恆沙供養,種種莊嚴,悉皆奉請,入此道場。
39 頁
2.正修供養
供養一切佛、舍利,並真法、菩薩、聲聞眾,受此香華雲,莊嚴供養海;為滿施主眾生願,隨心變現受用作佛事。
供養已,人各至心,歸依合掌禮。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結願生西
願在彌陀會中坐 手執香華常供養
396 頁
五、前行道
先示作法
奉請既竟,即須行道七遍。又使一人將華,在西南角立,待行道人至,即盡行華與行道眾等。即受華竟,不得即散;且待各自標心供養;待行道至佛前,即隨意散之。散竟即過,至行華人所,更受華亦如前法,乃至七遍亦如是。若行道訖,即各依本坐處立,待唱梵聲盡即坐。
正明行道
高接下勸眾行道 即云
(一)先勸大眾
奉請一切香華供養已訖,一切恭敬。道場眾等,各執香華,如法行道。
讚梵偈
行道讚梵偈云
三奉請
奉請彌陀世尊入道場 散華樂
奉請釋迦如來入道場 散華樂
奉請十方如來入道場 散華樂
(二)正舉讚偈
(1)弘誓念佛
標道場清淨
道場莊嚴極清淨 天上人間無比量
舉已請三寶
過現諸佛等靈儀 人天龍鬼中法藏
明散華行道
全身碎身真舍利 大眾持華散其上
瞻仰尊顏繞七匝 梵響聲等皆供養
申三業供養
願我身淨如香爐 願我心如智慧火
念念焚燒戒定香 供養十方三世佛
歎能讚佛恩
慚愧釋迦大悲主 十方恆沙諸世尊
不捨慈悲巧方便 共讚彌陀弘誓門
歎所讚佛德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明念佛利益
親緣
近緣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一切迴心向安樂 即見真金功德身
淨土莊嚴諸聖眾 籠籠常在行人前
增上緣
行者見已心歡喜 終時從佛坐金蓮
生即不退
一念乘華到佛會 即證不退入三賢
下接梵人聲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道場眾等 爾許多人
(2)道場稀遇
歷劫已來巡三界 輪迴六道無休止
稀見道場請佛會 親承供養難思議
七周行道散華訖 悲喜交流願滅罪
乘此善根生極樂 華開見佛證無為
眾等持心就本座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3)教主因行
釋迦如來初發願 頓捨塵勞修苦行
念念精勤無有退 不限日月及歲年
歷劫苦行
大劫小劫僧祇劫 過踰大地等微塵
不惜身財求妙法 慈悲誓願度眾生
普勸歸西
普勸歸西安養國 逍遙快樂得三明
眾等各各傾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4)經法難遇
眾等齊心生渴仰 殷勤頂禮樂聞經
聖人所重不過命 不貪王位捨千頭
七寸長針遍體入 標心為物不生憂
自取身皮寫經偈 普願群生入法流
千燈炎炎流身血 諸天泣淚散華周
感傷大士身心痛 微微含笑願無瞋
仰願同聞同斷惡 難逢難遇誓當專
念念迴心生淨土 畢命入彼涅槃門
各各傾心無異想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5)慶聞淨教
曠劫以來居生死 三塗常沒苦皆逕
始服人身聞正法 由如渴者得清泉
念念思聞淨土教 文文句句誓當勤
憶想長時流浪苦 專心聽法入真門
淨土無生亦無別 究竟解脫金剛身
以是因緣請高座 報佛慈恩轉法輪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6)勸悔昔愆
眾生見佛心開悟 發願同生諸佛家
住此娑婆以來久 無功捨命劫塵沙
自覺心頑神識鈍 良由地獄臥銅車
銅車炎炎難居止 一念之間百千死
非直此中多苦痛 一切泥犁亦如是
泥犁一入過塵劫 畜生鬼道還如此
今得人身貪造罪 諸佛聖教生非毀
非毀聖教罪根深 謗說良善苦常沉
大聖雖有神通力 無能相救益悲心
今勸道場時眾等 發露懺悔罪無窮
眾等同心彼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402 頁
六、前懺悔
高座待下座聲盡 即懺云
(一)舉所對尊境
先舉三寶
敬白道場諸眾等:今為施主某甲,及諸眾生,歸命十方諸佛,龍宮法藏、舍利、真形、菩薩大士、緣覺、聲聞等,現在道場,證明懺悔。
次舉一切神祇
又白天曹、地府、閻天子、五道太山、三十六王、地獄典領、天神、地神、虛空神、山林河海一切靈祇,及眾賢聖等,各有天通、道眼、他心、宿命、漏盡智人,現在道場,證明弟子:今日施主某甲,及諸眾生,披心懺悔。
(二)懺業道罪
(1)舉罪體
弟子道場眾等,內外爾許多人,自從過去,盡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身口意業,行住坐臥,於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上,具造一切惡,常起一切惡,相續起一切惡,方便起一切惡障、業障、報障、煩惱等障、生死罪障、不得見聞佛法僧障。
(2)明苦相
弟子眾等,自從曠劫以來,乃至今身、至今日,於其中間,作如是等罪,樂行多作,無量無邊,能令我等,墮於地獄,無有出期。
明苦境
總列阿鼻大
小地獄城
是故《經》《觀佛三昧經》卷五意言:「阿鼻地獄,十八寒冰地獄,十八黑闇地獄,十八小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火車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鑊湯地獄,十八灰河地獄;五百億刀林地獄,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刺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五百億鐵鐖地獄,五百億鐵網地獄;十八鐵窟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火石地獄,十八飲銅地獄:如是等眾多地獄。
獄城苦具相
佛言:阿鼻地獄,縱廣正等八萬由旬。七重鐵城,七層鐵網,下十八隔,周匝七重,皆是刀林。七重城內,復有劍林,下十八隔,有八萬四千重。於其四角,有大銅狗,其身廣長四十由旬,眼如掣電,牙如劍樹,齒如刀山,舌如鐵刺;一切身毛皆出猛火,其煙臭惡,世間臭物無以可譬。
有十八獄卒,頭如羅剎頭,口如夜叉口,六十四眼,眼散迸鐵丸,如十里車;鉤牙上出,高四由旬,牙頭火流,燒前鐵車,令鐵車輪,一一輪輞,化為一億火刀,鋒刃劍戟,皆從火出。如是流火,燒阿鼻城,令阿鼻城,赤如融銅。獄卒頭上,有八牛頭;一一牛頭,有十八角;一一角頭,皆出火聚;火聚復化,成十八輞;火輞復變,作火刀輪,如車輪許。輪輪相次,在火炎間,滿阿鼻城。銅狗張口,吐舌在地,舌如鐵刺。舌出之時,化無量舌,滿阿鼻城。
七重城內,有四鐵幢。幢頭火流,如沸湧泉。其鐵流迸,滿阿鼻城。阿鼻四門,於門閫上,有八十釜。沸銅湧出,從門漫流,滿阿鼻城。一一隔間,有八萬四千鐵蟒大蛇,吐毒吐火,身滿城內。其蛇哮吼,如天震雷。雨火鐵丸,滿阿鼻城。此城苦事,八萬億千。苦中苦者,集在此城。
五百億蟲,蟲八萬四千嘴;嘴頭火流,如雨而下,滿阿鼻城。此蟲下時,阿鼻猛火,其炎大熾。赤光火炎,照八萬四千由旬。從阿鼻地獄,上沖大海,沃燋山下。大海水滴,如車軸許,成大鐵炎,滿阿鼻城。
明苦受
約單逆罪
舉所造罪
佛言:若有眾生,殺害三寶,偷劫三寶,污染三寶,欺誑三寶,謗毀三寶,破壞三寶;殺害父母,偷劫父母,污染父母,欺誑父母,謗毀父母,破壞父母,罵辱六親。
火車迎相
作如是等殺逆罪者,命終之時,銅狗張口,化十八車,狀如金車,寶蓋在上;一切火炎,化為玉女。罪人遙見,心生歡喜:『我欲往中!我欲住中!』風刀解時,寒急失聲,寧得好火,在車上座,燃火自爆。作是念已,即便命終。揮霍之間,已坐金車;顧瞻玉女,皆捉鐵斧,斬截其身。身下火起,如旋火輪。
生後苦相
初生相
譬如壯士屈伸臂頃,直落阿鼻大地獄中。從於上隔,如旋火輪,至下隔際,身遍隔內。銅狗大吼,齧骨唼髓。獄卒羅剎,捉大鐵叉,叉頸令起。遍體火炎,滿阿鼻城。鐵網雨刀,從毛孔入。
閻王呵責
化閻羅王大聲告敕:『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獄。汝不知恩,無有慚愧,受此苦惱,為樂不耶!』作是語已,即滅不現。
長時苦相
爾時獄卒,復驅罪人,從於下隔,乃至上隔,經歷八萬四千隔中,揵身而過,至鐵網際。
受苦時劫
一日一夜,當此閻浮提日月歲數六十小劫。如是壽命,盡一大劫。
約五逆罪
舉所造罪
火車迎相
生後苦相
受苦時劫
五逆罪人,無慚無愧,造作五逆罪故,臨命終時,十八風刀如鐵火車,解截其身。以勢逼故,便作是言:『得好色華,清涼大樹,於下遊戲,不亦樂乎!』作此念時,阿鼻地獄八萬四千諸惡劍林,化作寶樹。華果茂盛,行列在前。大熱火炎,化為蓮華,在彼樹下。罪人見已:『我所願者,今已得果。』作是語時,疾於暴雨,坐蓮華上。坐已須臾,鐵嘴諸蟲從火華起,穿骨入髓,徹心穿腦,攀樹而上。一切劍枝,削肉徹骨;無量刀林,當上而下。火車爐炭,十八苦事,一時來迎。此相現時,陷墜地下。從下隔上,身如華敷,遍滿下隔。從下隔起,火炎猛熾,至於上隔。至上隔已,身滿其中。熱惱急故,張眼吐舌。此人罪故,萬億融銅,百千刀輪,從空中下,頭入足出。一切苦事,過於上說百千萬倍。具五逆者,其人受苦,足滿五劫。」
(3)生慚懼
弟子道場眾等,自從元身以來,乃至今身,至於今日,於其中間,放縱三業,作如是等罪,樂行多作,無量無邊。今聞佛說阿鼻地獄,心驚毛豎,怖懼無量,慚愧無量。
(4)正懺悔
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願罪消滅,永盡無餘。
(5)結歸命彌陀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阿彌陀佛。
下接高讚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三)懺違制罪
(1)舉罪體
據經正列
弟子道場眾等,自從曠劫以來,乃至今身,至於今日,於其中間,放縱身口意業,造一切罪。或破五戒、八戒、十戒、三歸戒、四不壞信戒、三聚戒、十無盡戒、聲聞戒、大乘戒,及一切威儀戒、四重八禁等。虛食信施,誹謗邪見,不識因果,斷學般若。毀十方佛,偷僧祇物。淫佚無道,逼掠淨戒諸比丘尼、姊妹、親戚。不知慚愧,毀辱所親,造眾惡事。
依義廣明
十九對障
或樂行十惡,不修十善障;樂行八苦,不持八戒障;樂行三毒,不受三歸障;樂行五逆,不持五戒障;樂行地獄極苦業,不修淨土極樂障;樂行畜生愚癡業,不修智慧慈悲障;樂行慳貪餓鬼嫉妒業,不行布施利他障;樂行諂曲虛詐修羅業,不行真實言信不相違障;樂行瞋惱殺害毒龍業,不行歡喜慈心障;樂行我慢自大下賤不自在業,不行謙下敬上尊貴障;樂行邪見、破戒、破見、惡見,謂修善無福、造惡無殃、外道闡提業,不行正見、梵行、出世往生淨土障;樂行破滅三寶、壞人善事惡鬼業,不行護惜三寶、成人功德具足障;樂受三界人天長時縛繫業,不貪淨土無生解脫障;樂受二乘狹劣業,不行菩薩廣大慈悲障;樂行親近惡友業,不樂親近諸佛、菩薩、善知識障;樂行六貪六弊業,不行六度四攝障;樂行不識因果觝突業,不知身中有如來佛性障;樂行食啖一切眾生、酒肉、五辛多病短命業,不行慈心樂聞佛法僧香華供養障。
明能作多類
明所作無邊
如是障罪,自作、教他、見作隨喜。若故作、誤作、戲笑作、瞋嫌作、違順愛憎作,無量無邊。思量不可盡,說不可盡。亦如大地微塵無數、虛空無邊、法界無邊、法性無邊、方便無邊,我及眾生造罪亦復如是。如是等罪,上至諸菩薩,下至聲聞、緣覺,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知我罪之多少。
(2)明苦相
臨終苦相
《地獄經》《觀佛三昧經》卷五意云:「若有眾生作是罪者,臨命終時,風刀解身。偃臥不定,如被楚撻。其心荒越,發狂癡想。見己室宅,男女大小,一切皆是不淨之物。屎尿臭處,盈流於外。爾時罪人即作是語:『云何此處無好城郭及好山林,使吾遊戲,乃處如此不淨物間?』
火車迎相
作是語已,獄卒羅剎以大鐵叉擎阿鼻獄。及諸刀林,化作寶樹及清涼池。火炎化作金葉蓮華,諸鐵嘴蟲化為鳧雁。地獄痛聲如歌詠音。罪人聞已:『如此好處,吾當遊中。』念已尋時坐火蓮華。諸鐵嘴蟲,從身毛孔唼食其軀。百千鐵輪,從頂上入。恆沙鐵叉,挑其眼睛。地獄銅狗,化作百億鐵狗,競分其身,取心而食。
生後苦相
俄爾之間,身如鐵華,滿十八隔中。一一華葉,八萬四千;一一葉頭,身手支節,在一隔間。地獄不大,此身不小,遍滿如此,大地獄中。此等罪人,墮此地獄,經歷八萬四千大劫。此泥犁滅,復入東方十八隔中,如前受苦。此阿鼻地獄,南亦十八隔,西亦十八隔,北亦十八隔。
四門苦相
謗方等經,具五逆罪,破壞僧祇,污比丘尼,斷諸善根,如此罪人,具眾罪者,身滿阿鼻獄,四肢復滿十八隔中。此阿鼻獄,但燒如此獄種眾生。劫欲盡時,東門即開。見東門外,清泉流水,華果林樹,一切俱現。是諸罪人,從下隔見,眼火暫歇。從下隔起,婉轉腹行,揵身上走,到上隔中,手攀刀輪。時虛空中,雨熱鐵丸。走趣東門,既至門閫,獄卒羅剎,手捉鐵叉,逆刺其眼。鐵狗齧心,悶絕而死,死已復生。見南門開,如前不異。如是西門、北門亦皆如此。如此時間,經歷半劫。
餘報苦相
阿鼻獄死,生寒冰中。寒冰獄死,生黑闇處,八千萬歲,目無所見,受大蛇身,婉轉腹行,諸情闇塞,無所解知,百千狐狼,牽掣食之。命終之後,生畜生中,五千萬身,受鳥獸形。還生人中,聾盲喑啞,疥癩癰疽,貧窮下賤,一切諸衰以為嚴飾。受此賤身,經五百身,後還得生餓鬼之中。如是等輪迴三惡,無量無邊。」
(3)生慚懼
弟子眾等,今聞地獄,心驚毛豎,怖懼無量;恐畏殘殃不盡,復還流浪。今生以來,縱暴三業,造眾重罪,若不懺悔,定招此苦,無有出期。
(4)正懺悔
今對三寶、道場大眾前,發露懺悔即安樂,知而不敢覆藏。
(5)更發願
唯願十方三寶、法界眾生發大慈悲。廣大慈悲,不計我惡;如草覆地,布施歡喜;受我懺悔,憶我清淨。唯願不捨慈悲,攝護我等。已作之罪願除滅,未起之罪願不生;已作之善願增長,未作之善方便令生。願從今日,乃至不起忍以來,誓共眾生,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真善知識,同生淨土,乃至成佛。如是等罪,永斷相續,更不敢覆藏。
(6)結歸命彌陀
發願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結讚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願在彌陀佛前立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願在彌陀會中坐 手執香華常供養
西方淨土法事讚 卷上
415 頁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 卷下
沙門 善導
貳、轉經分
高座入文
一、序分段
1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少免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一)讚教興
方便化門
諸佛大悲心無二 方便化門等無殊
捨彼莊嚴無勝土 八相示現出閻浮
或現真形而利物 或同雜類化凡愚
分身六道無停息 變現隨宜度有流
有流見解心非一 故有八萬四千門
同別深致
門門不同亦非別 別別之門還是同
同故即是如來致 別故復是慈悲心
悲緣罪根
悲心念念緣三界 人天四趣罪根深
過現諸佛皆來化 無明業障不相逢
慚愧釋迦弘誓重 不捨娑婆十惡業
勸歸淨土
稀遇道場聞淨土 騰神永逝出煩籠
眾等傷心共悲嘆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二)讚教主
釋迦如來成正覺 四十九載度眾生
成覺行化
五天竺國皆行化 邪魔外道盡歸宗
天上天下無過佛 慈悲救苦實難逢
隨他教益
或放神光遍六道 蒙光觸者起慈心
或住或來皆盡益 三塗永絕斷追尋
或震大地山河海 為覺萌冥信未深
隨自教益
或自說法教相勸 輾轉相將入法林
勸歸淨土
法林即是彌陀國 逍遙快樂不相侵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三)讚徒眾
1.聲聞眾
如來教法元無二 正為眾生機不同
一音演說隨緣悟 不留殘結證生空
或現神通或說法 或服外道滅魔蹤
自利一身雖免縛 悲心普益絕無功
灰身滅智無餘證 二萬劫盡復生心
生心覺動身還現 諸佛先教發大乘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2.菩薩眾
菩薩大眾無央數 文殊師利最為尊
發大慈悲行苦行 不違弘願度眾生
或現上好莊嚴相 或現上好莊嚴身
含靈睹見皆生喜 為說妙法入真門
十方佛國身皆到 助佛神化轉法輪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3.雜類眾
佛與聲聞菩薩眾 同遊舍衛住祇園
開淨土門
願閉三塗絕六道 開顯無生淨土門
人天大眾皆來集 瞻仰尊顏聽未聞
見佛聞經同得悟 畢命傾心入寶蓮
誓到彌陀安養界 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 長時長劫報慈恩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二、略讚依正段
2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釋爾時
釋佛告
人天大眾皆圍繞 傾心合掌願聞經
釋從是
佛知凡聖機時悟 即告舍利用心聽
餘土難生
一切佛土皆嚴淨 凡夫亂想恐難生
別指西方
如來別指西方國 從是超過十萬億
七寶莊嚴最為勝 聖眾人天壽命長
現在說法
佛號彌陀常說法 極樂眾生障自亡
眾等迴心願生彼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三、七重行樹段
3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一)勸厭欣
愚迷輪轉
三界眾生無智慧 惛惛六道內安身
愚故不聞
諸佛慈心為說法 聾盲觝突伴不聞
臨終悔懼
忽爾無常苦來逼 精神錯亂始驚忙
萬事家生皆捨離 專心發願向西方
舉勝益勸
彌陀名號相續念 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臺或授手 須臾命盡佛迎將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二)讚當文
喜初見淨土
歷劫以來未聞見 西方淨土寶莊嚴
釋七重羅網
地上虛空皆遍滿 珠羅寶網百千重
一一網羅結珍寶 玲瓏雜色盡暉光
釋七重行樹
寶樹枝條異相間 行行整直巧相當
結彌陀願力
此是彌陀悲願力 無衰無變湛然常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四、寶池蓮花段
4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極樂世界廣清淨 地上莊嚴難可量
釋德水底沙
八功香池流遍滿 底布金沙照異光
明階道岸樓
四邊階道非一色 岸上重樓百萬行
明七寶嚴飾
真珠瑪瑙相映飾 四種蓮華開即香
顯寶花神德
十方人天得生者 各坐一箇聽真常
是故彼國名極樂 眾等持華來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五、天樂雨花段
5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釋彼佛國土
彌陀佛國最為勝 廣大寬平實是精
釋黃金為地
天樂音聲常遍滿 黃金為地間奇珍
釋雨華說法
晝夜六時華自散 法音常說自然聞
釋各以衣裓
彼國眾生更無事 衣裓盛華詣十方
明修供滅障
一一親承修供養 塵勞垢習永消亡
顯隨心所欲
種種隨心皆稱意 無不利益是真常
釋即以食時
欻爾飛騰還本國 飯食經行七寶臺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六、鳥樹說法段
6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
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一)勸欣慕淨土
明曠劫未聞
道場清淨稀難見 彌陀淨土甚難聞
明一心執持
難聞難見今得會 如說修行專意專
明迎接之益
願佛慈悲遙攝受 臨終寶座現其前
既見華臺心踴躍 從佛逍遙歸自然
報土妙益
自然即是彌陀國 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 證得無為法性身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二)讚寶鳥說法
極樂莊嚴間雜寶 實是稀奇聞未聞
釋鳥音說法
寶鳥臨空讚佛會 文文句句理相同
釋出和雅音
晝夜連聲無有息 哀婉雅亮發人心
釋如是等法
或說五根七覺分 或說八聖慈悲門
或說他方離惡道 或說地獄封人天
或說長時修苦行 或說無上菩提因
或說散善波羅蜜 或說定慧入深禪
釋聞是音已
菩薩聲聞聞此法 處處分身轉法輪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三)讚無情說法
釋佛所變化
極樂莊嚴出三界 人天雜類等無為
法藏行因廣弘願 設我得佛現稀奇
現稀奇之相
或現鳥身能說法 或現無請能應機
或使微波出妙響 或使林樹讚慈悲
或使風光相應動 或令羅網說音辭
一切莊嚴聲遍滿 恆沙天樂自依時
結變化所作
為引他方凡聖類 故佛現此不思議
歡喜慚謝
我等聞之身毛豎 碎骨慚謝阿彌師
誓期往生
一受專精不惜命 須臾即到豈為遲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四)總結讚依報
真淨報土
彌陀佛國真嚴淨 三惡六道永無名
事事莊嚴難可識 種種妙微甚為精
地上莊嚴
地迥寬平眾寶間 一一同耀五百光
一一光成寶臺座 一一座上百千堂
千堂化佛塵沙會 眾生入者共相量
空裏莊嚴
無數音聲遊空轉 化天童子散華香
晝夜六時無間息 地上虛空難可量
寶池莊嚴
八德香池隨意入 灌注由人無淺深
或出或沒三禪樂 徐徐相喚入檀林
寶林莊嚴
檀林寶座行行別 聖眾猶若超日月
日月即是長時劫 或坐或立或遊方
聞法超證
到處唯聞無上法 永絕凡夫生死殃
故明極樂
是故彼國名安樂 眾等迴心願往生
往生彼國無餘事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七、彌陀名義段
7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一)讚果德光壽
壽德
果得涅槃常住世 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恆沙劫 兆載永劫亦無央
光德
一坐無移亦不動 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 巍巍獨坐度眾生
光壽攝化
十方凡聖專心向 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 身色壽命盡皆平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二)讚歷劫行願
因行
彼佛從因行苦行 勇猛專精無退時
一坐百劫長時劫 難作能作不生疲
利生
自利利他同斷惡 不捨怨憎由大悲
同因同果
有識含靈皆普化 同因同行至菩提
誓願莊嚴清淨土 見聞歡喜證無為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三)讚十劫度生
彌陀化主當心坐 華臺獨迥最為精
百億摩尼間雜寶 葉葉莊嚴相自成
成佛十劫
正坐以來經十劫 心緣法界照慈光
放光度生
蒙光觸者塵勞滅 臨終見佛往西方
往生即證
到彼華開入大會 無明煩惱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願 須臾合掌得神通
弟子無量
彼佛聲聞菩薩眾 塵沙算數亦難窮
願我今生強發意 畢命往彼聖人叢
眾等傾心願往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八、生皆不退段
8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一)勸厭苦
釋又舍利弗
釋迦如來告身子 即是普告苦眾生
廣明眾生苦
娑婆六道非安處 冥冥長夜闇中行
聖化同居不相識 動生瞋毒鬥無明
為此無明繫六道 愛憎高下何時平
既無善業排生死 由貪造罪未心驚
犯此人皮裹驢骨 三塗自入不須爭
結眾生厭離
我等聞之心髓痛 誓願頓捨世間榮
普願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二)讚當文
釋眾生生者
娑婆極苦非生處 極樂無為實是精
釋阿鞞跋致
九品俱迴得不退 阿鞞跋致即無生
釋其中多有
非直初生無限極 十地以下劫難窮
釋上善一處
如此大海塵恆沙 有緣到者入其中
四種威儀常見佛 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 未藉思量一念功
釋應當發願
普勸同生善知識 專心專注往西方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九、往生正因段
9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一)釋當文
釋少善不生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釋執持名號
釋一心不亂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釋一日七日
七日七夜心無間 長時起行倍皆然
釋臨終聖現
釋心不顛倒
臨終聖眾持華現 身心踴躍坐金蓮
釋即得往生
坐時即得無生忍 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 證得不退入三賢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二)勸念佛
明上首悲化
彌陀侍者二菩薩 號曰無邊觀世音
明橫遍六道
一切時中助佛化 分身六道起慈心
念念隨機為說法 惛惛難悟罪根深
明豎窮多生
百計千萬數出世 萬中無一出煩籠
菩薩悲念深
念汝眾生長劫苦 諸佛對面不相逢
明聖道不堪
人天少善尚難辨 何況無為證六通
雖得見聞稀有法 粗心懈怠益無功
縱使連年放腳走 趁得貪瞋滿內胸
貪瞋即是身三業 何開淨土裏真空
勸念佛往生
寄語同生善知識 念佛慈悲入聖叢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十、東方證誠段
10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東方證誠相
明相互讚德
釋迦如來常讚歎 東方恆沙等覺尊
明互讚之本
大悲同化心無二 一佛施功多亦然
為斷疑與見
為斷凡夫疑見執 皆舒舌相覆三千
證稱念必生
證釋迦實語
共證七日稱名號 又表釋迦言說真
明念佛真益
終時正意念彌陀 見佛慈光來照身
明乘願往生
乘此彌陀本願力 一念之間入寶堂
寶堂莊嚴無限極 化佛聖眾坐思量
明自然證悟
心性明於百千日 悲智雙行法爾常
發大菩提心
我今既到無為處 普願含靈歸此方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十一、南方證誠段
11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南方證誠相
南方諸佛如恆沙 亦舒舌相覆三千
釋各於其國
為其本國凡聖眾 讚歎釋迦變現身
明釋迦本懷
出現娑婆五濁內 標心為化罪根人
釋汝等眾生
明五濁機相
我見邪貪增上慢 教令出世反生瞋
念汝眾生流浪久 諸佛誠言謂不真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十二、西方證誠段
12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西方證誠相
西方諸佛如恆沙 各於本國讚如來
讚釋尊應化
唯普勸歸淨
分身百億閻浮內 示現八相大稀奇
五濁凡夫將謂實 六年苦行證無為
降魔成道說妙法 種種方便不思議
普勸眾生歸淨土 前思卻慮更生疑
證必須生西
我今舒舌以為證 西方極樂必須依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十三、北方證誠段
13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北方證誠相
北方諸佛如恆沙 皆舒舌相證牟尼
證為凡出世
明一代通途
為我凡夫來出世 隨緣說法應時機
時機相感聞即悟 如說修行不致疑
證稱念必生
七日稱名無間雜 身心踴躍喜還悲
慶得稀聞自家國 諸佛證判得還歸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十四、下方證誠段
14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下方證誠相
下方諸佛如恆沙 各於本國度眾生
顯釋迦出世
唯為勸念佛
證讚釋迦出五濁 能為難事化群萌
善巧隨宜令斷惡 偏心指授向西行
證行人利益
一切福業皆迴向 終時化佛自來迎
明悲喜交集
利根智者聞歡喜 忽憶三塗心即驚
驚心毛豎勸懺悔 恐罪不滅墮深坑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十五、上方證誠段
15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上方證誠相
上方諸佛如恆沙 還舒舌相為娑婆
明信邪招禍
十惡五逆多疑謗 信邪事鬼餒神魔
妄想求恩謂有福 災障禍橫轉彌多
連年臥病於床枕 聾盲腳折手攣橛
勸捨邪念佛
承事神明得此報 如何不捨念彌陀
明念佛勝益
彌陀願力皆平等 但使迴心華自捧
一念逍遙快樂國 畢竟常安無退動
眾等迴心願生彼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十六、護念經名段
16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諸佛所說名及經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明一代攝化
釋迦如來大慈悲 應現娑婆度有緣
有緣遍滿三千界 隨機示悟斷貪癡
總結歸淨教
總勸厭此人天樂 無常八苦火燒人
念佛誦經除罪障 諸佛遙加護念身
晝夜六時強發願 持心不散業還成
業成見佛華臺主 須臾變作紫金臺
從佛逍遙入寶國 畢竟永絕愁憂聲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十七、互讚流通段
17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一)明互相讚德
釋稱讚諸佛
世尊殷勤告身子 表知諸佛大悲同
互相讚德心無異 巧應時機各有功
釋亦稱讚我
六方如來皆讚歎 釋迦出現甚難逢
正治五濁時興盛 無明頑硬似高峰
釋五濁惡世
劫濁時移身漸小 眾生濁惡等蛇龍
惱濁遍滿過塵數 愛憎違順若岳山
見濁叢林如棘刺 命濁中夭剎那間
結五濁相
依正二報同時滅 背正歸邪橫起怨
唯佛獨真
九十五種皆污世 唯佛一道獨清閑
往生即能
廣度眾生
出到菩提心無盡 還來火宅度人天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二)顯釋尊本懷
明一代悲化
如來出現於五濁 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 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 或教禪念坐思量
明釋尊本懷
明彌陀本願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
釋乃至十念
上盡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
念即往生
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三)讚付囑流通
釋佛說此經
世尊說法時將了 殷勤付囑彌陀名
釋世間難信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 方便破壞競生怨
謗念佛墮獄
如此生盲闡提輩 毀滅頓教永沉淪
超過大地微塵劫 未可得離三塗身
結勸誡飭
大眾同心皆懺悔 所有破法罪因緣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452 頁
叁、後行分
一、懺悔
高座待下座聲盡,即為大眾總懺悔云:
(一)舉所對尊境
弟子道場眾等,爾許多人,各各標心,愧謝諸佛,冥空幽顯,得道聖人,三十三天等,一切天神、地神,虛空、山林、河海神等,天曹、地府、閻羅、伺命、五道太山、三十六王、地獄典領,一切靈祇等,及此道場尊經、舍利、形像、靈儀等,唯願大悲光,威神加備,護念攝受,證明今日道場主某甲,及爾許多人,披心懺悔。
(二)總明造時等
弟子某甲等,自從無身、有身,無識、有識已來,乃至今日,至於今時,於其中間,所作身口意業,十惡之罪,無量無邊。
(三)正懺十惡罪
1.殺生罪
所殺境
能殺相
正懺悔
或放縱身業,殺害劫奪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殺害劫奪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殺害劫奪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故殺、誤殺、戲笑殺、自殺、教他殺、隨喜殺、相續殺、無間殺、愛憎違順殺、放逸殺、貪味為財殺,如是等殺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結歸命彌陀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2.偷盜罪
所盜境
能盜相
正懺悔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偷盜罪。或放縱身業,偷盜劫奪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偷盜劫奪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偷盜劫奪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故盜、誤盜、戲笑盜、自盜、教他盜、隨喜盜、放逸盜、無間盜、愛憎盜、違順盜、貪味為財盜。如是等偷盜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結歸命彌陀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3.邪淫罪
所作罪
能作相
正懺悔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邪淫顛倒罪。或放縱身業,起於邪淫,或逼掠一切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起淫逼掠一切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起淫心,逼掠一切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放逸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無慚愧作、相續作、無間作、邪貪惡貪作,如是等邪淫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結歸命彌陀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4.妄語罪
所作罪
能作相
正懺悔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口業虛誑罪。或放縱口業,欺誑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欺誑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欺誑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常作、無間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邪貪惡貪作,如是等欺誑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結歸命彌陀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5.綺語罪
所作罪
能作相
正懺悔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調戲之罪。或放縱口業,調戲輕弄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調弄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調弄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常作、無間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如是等調弄之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結歸命彌陀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6.惡口罪
所作罪
能作相
正懺悔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惡口罪。或放縱口業,罵辱誹謗毀呰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罵辱誹謗毀呰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罵辱誹謗毀呰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常作、無間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邪貪惡貪作,如是等惡口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結歸命彌陀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7.兩舌罪
所作罪
能作相
正懺悔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兩舌罪。或放縱口業,兩舌鬥亂破壞一切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鬥亂破壞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鬥亂破壞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常作、無間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邪貪惡貪作,如是等兩舌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結歸命彌陀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8.意業罪
所作罪
能作相
正懺悔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意業罪。或起邪貪惡貪,動身口意業,不可知數。或起邪瞋,動身口意業,不可知數。或起邪癡顛倒、惡見顛倒,動身口意業,不可知數。或因意業,造作身業十惡之罪,不簡凡聖六道眾生,親疏人畜等眾生,不可知數。或故作、誤作、常作、無間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如是等意業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結歸命彌陀
總懺十惡罪竟,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四)總結
此十惡即攝一切惡盡,今懺悔十惡罪者,即懺一切罪盡,應知。
(五)接讚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1.明聖淨難易
三界無安如火宅 六道周慞競出門
聖道自力難成
門門不同八萬四 各各皆當心眼前
棄棄欲出還回去 為箇無明誤殺人
貪財愛色無厭足 虛華幻惑詐相親
財盡色落相嫌恨 須臾義斷若屠怨
屠怨遍滿娑婆內 有識含情皆亦然
淨土他力易往
為此如來偏指授 勸使專修淨土因
淨土因成自然到 終時合掌奉香煙
香煙直注彌陀佛 聖眾持華迎我身
即坐華臺皆金色 到彼無漏真復真
眾等悲流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2.勸誓歸淨土
願往生 願往生
五濁惡時難信
劫欲盡時五濁盛 眾生邪見甚難信
專專指授歸西路 為他破壞還如故
嘆曠劫不出
曠劫以來常如此 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 致使輪迴難得度
誓從佛還家
今日今時聞要法 畢命為期誓堅固
堅固持心不惜身 慚愧釋迦諸佛恩
齊歸入正門
標心為說西方樂 欲使齊歸入正門
正門即是彌陀界 究竟解脫斷根源
去來他鄉不可停 從佛歸家還本國
一切行願自然成
眾等各各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3.結勸勵迴向
願往生 願往生
述懺謝
大眾人人皆合掌 碎身慚謝釋迦恩
能得慈悲巧方便 指授西方快樂門
深相勸勵
道場欲散人將別 努力相勸斷貪瞋
貪瞋因緣障聖土 不得自悟永沉淪
同行相親相策勵 畢命為期到佛前
迴向
願此法輪相續轉 道場施主益長年
大眾咸同受安樂 見聞隨喜亦皆然
普願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462 頁
二、行道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一)先教作法
又誦經唱讚已,高座即令一人行香,與大眾行華。次當讚人等,向行道處立。又令小者唱禮供養,及如法行道。唱已,其散華法用一如上。或三匝、或七匝竟,即當佛前立。次唱後讚。
(二)行道散華讚
高座唱讚 下座和云
明聖眾將還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大眾人人皆合掌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道場聖眾欲歸還 無量樂
歎三佛深恩
釋迦發遣恩
眾等傷心共傷嘆 願往生 唯知慚謝釋迦恩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悲喜交流深自慶 無量樂
不因釋迦佛開悟 願往生 彌陀名願何時聞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荷佛慈恩實難報 無量樂
彌陀招喚恩
四十八願殷勤喚 願往生 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娑婆永別更何憂 無量樂
無問罪福時多少 願往生 心心念佛莫生疑 無量樂
諸佛證誠恩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六方如來證不虛 無量樂
示專修利益
三業專心無雜亂 願往生 百寶蓮華應時見 無量樂
聖迎往生相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臨終聖眾自來迎 無量樂
行者見佛心歡喜 願往生 彌陀接手坐華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坐已身同紫金色 無量樂
生後入會相
從佛須臾至寶國 願往生 直入彌陀大會中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見佛莊嚴無數億 無量樂
三明六通皆具足 願往生 憶我閻浮同行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同行相親願莫退 無量樂
結頂禮送佛
七周行道散華竟 願往生 供養冥空諸佛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大會頂禮別彌陀 無量樂
(三)行道竟立讚
行道散華七周竟,次向佛前立唱讚云:
慚謝受請恩
慚愧彌陀諸聖眾 願往生 受我施主眾生請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慈悲平等度眾生 無量樂
證明功德除罪障 願往生 存亡利益難思議 無量樂
誓期往生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形枯命斷佛前期 無量樂
供養莊嚴不如法 願往生 布施眾生歡喜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見聞流淚同懺悔 無量樂
散華送佛
散華行道訖 願往生 諸佛隨緣還本國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普散香華心送佛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願佛慈心遙護念 無量樂
盡須來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同生相勸盡須來 無量樂
465 頁
三、結願
示作法
次打磬子,唱敬禮常住三寶。
(一)歎佛咒願
次唱歎佛咒願。
1.歎佛
歎佛竟,即依法唱七禮敬,唱隨意。
無上涅槃
極樂莊嚴相
凡惑同生
過踰盛雨
莊嚴歎不盡
竊以: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國土則廣大莊嚴,遍滿自然眾寶。觀音大士,左侍靈儀;勢至慈尊,則右邊供養。三華獨迥,寶縵臨軀;珠光內輝,天聲外繞。聲聞菩薩,數越塵沙;化鳥天同,無不遍會。他方聖眾,起若雲奔;凡惑同生,過踰盛雨。十方來者,皆到佛邊,鼓樂彌歌,香華繞讚。供養周訖,隨處遍歷親承。或入百寶池渠會,或入寶樓宮殿會,或入寶林寶樹會,或上虛空會,或入大眾無生法食會。如是清淨莊嚴大會聖眾等,同行同坐,同去同來,一切時中,無不證悟。西方極樂,種種莊嚴,歎莫能盡。
2.明立道場之由
深念輪迴苦
慶得三事
恐畏命無常
共結往生業
然今清信弟子某甲等,爾許多人,知身假合,四大共成,識命浮危,譬似嚴霜對日。十方六道,同此輪迴,無際循循,沉愛波而沉苦海。佛道人身難得今已得,淨土難聞今已聞,信心難發今已發。仰惟今時同生知識等,爾許多人,恐畏命同石火,久照難期;識性無常,逝踰風燭。故人人同願,共結往生之業,各誦《彌陀經》爾許萬遍,念彌陀名爾許萬遍,又造某功德等,普皆周備。
故於某月日,莊嚴院宇,瑩飾道場,奉請僧尼,宿宵行道。又以廚皇百味,種種甘香,奉佛及以僧徒,同心慶喜。
3.咒願
願施主同行獲益
天神攝護益
諸佛護念益
彌陀攝受益
又願:持戒、誦經、念佛、行道及造諸功德等,當今施主,及同行諸人、法界眾生,從今以去:天神影衛,萬善扶持;福命休強,離諸憂惱;六方諸佛,護念信心;淨土彌陀,慈心攝受。
菩薩加被益
罪滅福成益
又願:觀音聖眾,駱驛往來,念念無遺,遙加普備。春秋冬夏,四大常安;罪滅福成,迴生淨土。
臨終聖迎益
往生證忍益
又願:臨終無病,正念堅強;聖眾來迎,華臺普集;彌陀光照,菩薩扶身;化佛齊心,同聲等讚;乘臺一念,即至西方;見佛尊顏,悟無生忍。仰願往生同行人等,得如此善。
願皇家萬福
又願:此功德資益 大唐皇帝,福基永固,聖化無窮。
又願:皇后慈心平等,哀愍六宮。
又願:皇太子承恩厚地,同山岳之莫移;福命唐唐,類滄波而無盡。
願冥眾祐助
又願:天曹地府,閻羅伺命,滅除罪障,注記善名。
願幽趣得脫
又願:修羅息戰諍,餓鬼除饑虛,地獄與畜生,俱時得解脫。
普願一切往生
豎通三界,橫括九居,莫不等出娑婆,同歸於淨土。
(二)唱七禮
下座唱七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一切三寶。我今稽首禮,迴願往生無量壽國。
南無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一切三寶。我今稽首禮,迴願往生無量壽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摩訶薩。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摩訶薩。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摩訶薩清淨大海眾。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普為四恩三有、帝王、人王、師僧、父母、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和上一切賢聖,迴願往生無量壽國。
(三)隨意
唱竟即云:隨意。
結勸流通
(流通分)
白行者等:一切時常依此法,以為恆式,應知。
送經三處
送經致何處?送至摩尼寶殿中。
送經致何處?送至龍宮大藏中。
送經致何處?送至西方石窟寶函中。
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 卷下(終)
齊同不退之文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逆謗得生之文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法 事 讚─